重点群体交通安全宣传

务农务工路上的“危险信号”是什么?为了图方便面包车多拉几个人、晚上聚会喝到深夜,早上起来带着酒劲开车上路......务工务农人员的出行规律是清早赶工出门,晚上匆匆收工回家。

务工人员“一早一晚”集中出行面临道路交通双高峰时段风险,务农务工时为了图方便,面包车超员、皮卡车客货混装、农用车违法载人、骑乘摩电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巴州公安交警紧盯务农务工重点群体,锁定面包车和皮卡车等重点车辆,在“一早一晚”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加大路面秩序整治,严查超员、客货混装、农用车违法载人、骑行摩电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




组建“流动宣传队”走进田间地头、劳务市场等务农务工聚集地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剖析事故成因,重点讲解酒醉驾、农用车违法载人、超员超载等典型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交通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醒务农务工人员早出晚归很辛苦,务工出行路上安全不能忘,平安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同时,现场演示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系安全带的方法,呼吁务农务工人员日常出行要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头盔的大叔开心地握着民警的手说:“戴了这么久的头盔,原来都戴错了!”




交通安全是一场持久战!巴州公安交警仍将关注务农务工群体,持续开展“送安全上门”,用“土话”讲安全,用“实招”护平安,让交通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出行中。

来源丨各县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编辑丨孙 荣

审核丨吴建军

签发丨李书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