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种花完成游客心愿。廖森摄
四月,清晨的露珠还未散去,80余把锄头已在城口县东安镇兴田村的土地乱石滩上此起彼落。吴大清抹了把汗,望着刚铺就的石子便道笑着说:“上次在平台留言想看花海的游客,怕是想不到他们的愿望真会变成我们手里的种子。”
“亢谷游客想在兴田看花海”——2024年9月的一条在重庆基层智治平台上的留言,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收到留言后,东安镇基层智治指挥中心专题研究,并组建专项小组走访游客。
驻村干部李万华记得清楚:“我们连续5天走访了122家大巴山森林人家,游客们举着手机里其他景区的花海照片和以前亢谷种花的照片说,就想在这样的地方发条抖音,拍照打卡”。
“能不能在大巴山森林人家周边和景区道路上种花”。在亢谷度假区游客之家联络群中,游客代表也畅想着来年旅游旺季亢谷度假区的花海。
兴田村党支部书记冯永均的笔记本上,至今还密密麻麻记录着在游客代表联络站收集的15条建议:花期要错落、步道需防滑生态、留足拍照打卡空间……
“种花非一家之事,是全村的大事,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就是怎么来种这一片花,大家有什么想法说一说。”
说干就干,兴田村村委召集群众代表在会议室就种花相关事宜开起了议事协商会,村民围坐在一起,商量种花的具体细节。
“种这个花我们得不得个人出钱买种子诶?”“种些啥子花哟,种出来效果好的话,我非常支持!”“只要种子有了着落,不就是出力嘛,我们一家人都来种!”会议室里,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的思想慢慢统一起来:村上采购花种,大家一起出工出力,共建家园,迎接游客!
清晨8点的薄雾里,大学生村干部袁必波已带着石灰粉、卷尺在地头定位。村民龙胜江边垒石埂边念叨:“游客们想看花,我们种的是兴田的将来。”
当20cm厚的乱石层被撬开时,退役军人肖廷国的铁锹迸出火星。大家把碎石头码成路基,七旬老人曾前美弓着腰一粒粒挑花种。
看着树桩月季、油葵、马鞭草、百日菊等一大堆花种,花海森林人家业主李怀念主动请缨:“我提供2000元用于采购种植用具。”62岁的老党员袁须全还用自己的货斗车免费拉肥料和石头。据统计,全村累计投义务工832人次。
当第一茬百日菊探出嫩芽时,驻村干部李万华又上传了新动态:镜头里,游客帮着浇水的背影与花苗同样生机勃勃。“我们要让每朵花都开成‘已办结’的标记。”冯永均望着种植花卉的一大片土地说。
这个曾经被标注“不宜耕种”的闲置乱石滩,如今将在地图软件上获得新坐标——“兴田云上花海”。(李万华、廖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