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楼市突然被“严正声明”刷屏了。

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共有七家开发商,在官方渠道发布声明,针对“个别机构和个人”公开公告,严厉相当措辞。








上下滑动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公告里提到的乱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佣金陷阱:个别机构和个人打出了“额外返现折扣”、“返佣”、“内部价”等虚假优惠;

2、操控房源:“预留更名”、“卖号”、“内部房源”、“优先选房权”等违规销售噱头;

3、信息误导:网上散布不实信息、通过夸大事实达到引流目的。

这七个发布严正声明的楼盘分别是:金茂棠前、海玥黄浦源、象屿·天宸雅颂、能建・西岸誉府、中環置地中心・望雲、翡雲悦府、招商时代乐章。


这些项目里,既有地处市中心的高端盘,也有总价600万左右刚改盘;既有即将开启认购、加推的,也有已完成认购、单日售罄的。

开发商突然口径统一,集体“怒斥”第三方渠道,甚至以法律追责警告,究竟基于怎样的考虑?

01

地产江湖的“野路子”

早已见怪不怪?

其实这些楼盘的严正声明里提到的诸如“返现折扣”、“卖号”、“预留更名”,都不算新鲜词儿。

拿“折扣返佣”来说,就是承诺带客成交后,把原本支付给自己的佣金,分出来一部分给购房者。

一套总价600万的新房为例:现在告诉你,你从他这里成交,这30万佣金跟你平分,甚至全给你,是你,你会心动吗?

尽管这套玩儿法很成熟,但始终游离在行业监管灰色地带,属于行业潜规则。

参与这类套路的大多数是严正声明里隐晦提到的:

部分外部人员

围猎这块肥肉的人多了,难免有人开始动起歪脑筋了,以各种形式拖延返佣,甚至不兑现返佣的承诺,失联、拉黑、跑路……

引发纠纷见诸媒体端的,或诉诸法庭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一来二去,返佣这件事就变了味儿,从正常的返佣,变成了“高额返佣骗局”。

甚至骗局都有专门产业链:注册个空壳公司,以高返佣作为诱饵,不怕跟你白纸黑字签协议、盖公章。

只要佣金到账,这些公司便连夜注销,人去楼空。

很多时候面对利益的诱惑,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但很多低端骗局只需要弥合信息差,往往能一眼识破的。

至于“倒卖号”、“插队选房”前几年更是见怪不怪的玩儿法了,去网红盘开盘现场转一圈,几乎都能看到一批人游走在购房者之间的掮客。

凑上去开门见山:公开卖号,明码标价,手把手带进销控区,直接跳过正常摇号。

艳姐听说过,某楼盘开盘前一天,有中介跟项目策划打听到了选房序列号臂贴长啥样,连夜找广告公司加急打印,开盘当天臂贴一贴,一路畅通无阻。

2021年,上海宝山某网红盘被媒体曝出,选房阶段“50套房源离奇消失”的丑闻,后续项目暂停销售,还招来了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事后查明,两家代理销售企业及4名销售人员因存在隐瞒、欺诈等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行为,受到了相应数额的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其实很多时候,市场监管明镜高悬,品牌房企内控合规也相当严格,也有媒体和购房者监督,很多“暗箱操作”已经明显划不来了。

这两年流行一句话,“普通人、有好处、不排队”往往是个不可能三角。

事到临头不妨多想一点,这么大的好处,为什么偏偏落到了自己头上来?

至于很多开发商来说,对这些“盘外招儿”其实还是很芥蒂的。

一方面缺乏对一些机构和个人的约束力,房子是卖出去了,雷也埋了不少,后面自己要去擦屁股,明显成本收益不对定了。

另一方面,有些机构顶着房企的旗号,搞得一地鸡毛,甚至酿成负面舆情,回头污损的还是自家公司的品牌价值。

02

七张“严正声明”

成了上海楼市的“温度计”?

不过话说回来,不论是“返佣骗局”,还是“插队选房”,是乱象不假,但乱象往往火热的市场行情共生。

前两年部分城市楼市承压,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有些售楼处门可罗雀,去找谁来“插队选房”?

有个很直观的数据:去年深圳经历了9.29新政后,新房市场迅速回暖,一手住宅成交大涨。

几乎同一时间,深圳房产中介协会收到的投诉数据中,涉及“返佣纠纷”的案件就同比大增了85%。

从这个角度看,当下上海楼市新盘的严正声明像雪花一样发布,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上海新房市场正迎来一波“躁动行情”。

直观点说就是:太抢手了,正常渠道开始走不通,势必有人要捞偏门。

要知道,想要趁机浑水摸鱼的前提,必须是水深鱼大。这大概就是当下上海新房市场的生动写照。

据机构数据,今年3月,上海手住宅累计成交2.69万套,,环比暴涨约75%,是4年来成交量最高的3月。

而3月份上海新房共成交5501套房源,环比增长约164%,创下一季度成交峰值。新开盘的29个楼盘,近半数认购率超过100%,约有7个楼盘“日光”。

截至4月13日,上海新房已成交3703套,势头丝毫不减。

可以说,今年上海楼市的“金三银四”,稳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盘外招儿”有抬头的迹象,逼得七家房企几乎同一时间发布澄清声明。

这里有个看点:大量二手房成交让上海楼市链条得以转动,释放了一批置换客群进入改善级新房市场。

3月上海入市的29个新盘里,有6个是单价“10万+”楼盘,另有6个是单价8万/㎡-10万/㎡的高端改善项目。

其中3个单价“10万+”楼盘,均在开盘当天一把售罄!

这里最具代表性的金陵华庭,158套房源、均价18.9万/㎡、套均总价6000万,开盘仅3个小时就全部售罄,单日吸金92.34亿!(详情见:)

此外,单价均价14.3万/㎡能建·西岸誉府,单日揽金47.68亿,开盘即罄;均价11.84万/㎡前滩公馆,240套房源当日全部售罄,迎来该项目第四次“日光”。

除了近年来不愁卖的豪宅,一些刚需、刚改盘也斩获佳绩,比如宝山大场的中环置地中心望雲、浦东唐镇的开云湖璟华庭、宝山杨行的四季隐秀、浦东曹路象屿联发的象屿联发金海汀雲台,开盘也都实现了高去化率。

在这样火热的行情下,这七张声明就是上海楼市的“反向温度计”,真正成熟的购房者应该明白,比起天上掉馅饼的幻想,官方公示的一房一价表才是最踏实的 “安全牌”。

其实透过这七张严正声明,也能看到一场关于行业规则的保卫战正在打响,任何妄图在规则外挖地道的小聪明,终将撞上监管的铜墙铁壁。

未来的楼市江湖,或许还会有新的 “套路” 冒头,但一定记住:

所有背离规则的 “野路子”,最终都会在阳光交易的沙滩上晒成鱼干。

主编:张艳

责编:浩浪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不为商业用途,如果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我们建立了“地产人言交流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