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炸塌乌克兰大楼,直接埋葬数名军官和外国雇佣兵

长期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军队在赫尔松地区两岸对峙,现阶段,俄军继续加大攻势力度,装甲集群如钢铁洪流般在广袤的平原上迅速集结并向前推进,一举攻破乌军防线,与此同时,战机也呼啸升空,对准乌军据点开炸,将上百名乌军和外国雇佣兵“一锅端”!



1、俄装甲集群冲锋,攻破乌军防线

事实上,就地理位置而言,赫尔松地区一直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操控着俄乌冲突南线的重要节奏,是俄罗斯在第聂伯河左岸的核心防御堡垒。

第聂伯河则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将这片土地一分为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大军很快集结,意图攻破在右岸的乌军防线,但以失败告终。

直到近日,俄军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俄军展现出了强大的现代化作战能力,其装甲集群高速冲刺,T-90和T-72主战坦克领军,辅以BMP步兵战车,瞬间形成无坚不摧的火力网络。

同时,俄军的战术能力及协同作战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装甲部队、步兵和炮兵紧密协作,步兵依托坦克掩护,迅速逼近乌军阵地,而炮兵则通过猛烈火力打击乌军可能的防御工事和火力点,为装甲部队的推进扫清了障碍。



2、乌据点夷为平地,雇佣兵被一锅端

然而,对手乌军也非等闲之辈。

他们充分利用赫尔松的天然地形优势,通过构筑坚固防御工事抵御来犯之敌。比如乌军反坦克小组静待时机,一旦俄军坦克进入射程,他们便迅速而精准地发射导弹,伴随着火光和浓烟,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钢铁巨兽亦会陷入火海。

即便如此,乌军的顽强抵抗无法完全扭转局面,15公里的阵地推进宣告了俄罗斯在这一地区占据了战略主动,打破了僵持已久的前线局势。

在你来我往的激战下,除地面部队一路高歌猛进,空中战机也在不断呼啸支援。在此过程中,一栋位于工业区的多层建筑与乌军技术装备机库成为攻击目标。

根据情报,这座建筑内约150人被“一锅端”,其中除了乌克兰士兵,很可能还有大量军官和外国雇佣兵。

从俄乌双方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密集火力打击下,赫尔松不少村庄都化为废墟,烟尘散尽后,只剩下满目疮痍,医疗机构更是不堪负荷。

(普京邀请各国领导人出席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

3、俄罗斯借良机,发起外交攻势

事实上,这片区域的争夺对乌克兰来说,绝不仅仅意味着失去了一道防线,而是危及到整个战役的胜负天平,甚至是成为双方在谈判桌上彼此较劲的底牌。所以,前线任何一次失利,都有可能导致后方谈判筹码尽失。

伴随着俄罗斯在赫尔松取得的军事进展,其外交行动也迅速展开。

借着这个良机,俄罗斯邀请了来自二三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参加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仪式。这一举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历史,更是意在向世界展示俄罗斯已初步打破外交孤立的局面。

目前已确认出席此次活动的,不乏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传统盟友,更有来自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领导人,此外,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统多迪克等欧洲国家领导人也在名单之列。



4、俄乌在同一天,上演外交较量

没想到,乌克兰正计划在同一天,来一场外交上的较量。

乌克兰向欧盟的领导人发出邀请,希望所有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能够在5月9日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参加活动。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更是明确指示,所有成员国以及候选国领导人不要前往俄罗斯给普京的计划助力。

总的来说,固然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一些分歧仍然存在,特别是,当前俄乌谈判还未涉及到最关键的三大难题

一来是领土问题。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承认已失去的领土,并以法律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乌克兰却视此为不可动摇的底线。二来是北约的问题,俄罗斯一再要求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以确保其南翼安全;第三个议题则涉及到战后的乌克兰,俄罗斯试图让乌克兰去军事化,保留少量军队。

总之,若以上问题无法解决,俄乌冲突仍可能长期持续,这也是当前国际局势中最令人担忧的潜在风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