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国际舞台上肆意挥舞关税大棒,看似威风八面,可实际上,这一举措不仅让美国的国际经济形势愈发严峻,也令其与盟友的关系变得岌岌可危。近日发生的两件大事,就将特朗普政府应对困境时的无力暴露无遗。究竟是怎样的惊人变故?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是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在即将开启的对美关税谈判中,日本不会轻易妥协,也不会为了快速结束谈判而仓促达成协议。这是什么情况?都知道,日本一直在美日关系中被视为美国的 “忠实盟友”,在诸多事务上紧跟美国步伐,但此次石破茂却释放出了不一样的信号。
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美国原本针对日本设定的 “对等关税” 是24%,虽被暂停,但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伦宣布,各国需通过多种方式满足美方要求,包括接受美国关税、打开市场、提高国防开支和对美军购、投资美国、甚至直接向美国财政部捐款等。对于日本而言,还可能需分担美国驻日军队更多甚至全部费用,这无疑是沉重负担。日本 2024 年对美贸易顺差 685 亿美元,按照特朗普团队加征关税逻辑,日本需向美国财政贡献 342.5 亿美元,这是日本社会难以接受的。日本不敢对美国反加关税,但也不愿轻易就范,美日谈判注定艰难,这也让特朗普吹嘘的轻松拿捏各国的言论不攻自破。
在贸易领域,美国也遭遇了被偷家的尴尬局面。美国政府的关税乱拳不仅打乱全球贸易秩序,也打蒙了本国农民。美国对华牛肉出口如今陷入停滞,澳大利亚却瞅准时机,火速抢占中国市场。据相关报道显示,中美关税冲突下,澳谷饲牛肉在中国需求激增,2 月和 3 月对华出口量超 2 万吨,较去年同期暴涨近 40%。有肉类行业分析师认为,澳洲显然已经早瞄准了中国市场,他们等美国牛肉刚一停滞,就立刻抢先进入中国。这种“背刺”盟友的行为虽然不地道,但贸易领域没有什么永远的敌人和朋友,现在他们填补中国的市场,是利益驱使。
特朗普政府如今可谓内忧外患。对内,“信号门” 事件已成为其第二个总统任期的重大危机。《大西洋》月刊主编被拉入讨论袭击也门军事行动聊天群,这一事件引发各界质疑,人们对特朗普团队高级官员能力产生怀疑,批评人士指出,政府许多高级官员入职前履历单薄,缺乏必要经验。而特朗普政府面对此事的公然蔑视、拒绝道歉等态度,也令部分共和党议员反感。
对外,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上骑虎难下。他曾扬言 100 天内结束冲突,如今期限将至,普京明确和平谈判的 “红线” 是乌方军队撤出俄罗斯联邦新主体全部领土,而泽连斯基则坚决不割地,双方僵持不下,美国面临资源消耗与地缘政治危机。此外,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军事目标和美军舰,伊朗强硬表态备战,也让美国面临巨大威胁。
如今日本的 “反水”、澳大利亚抢占美国在华牛肉市场份额,更是让美国在国际经济和盟友关系上压力倍增。特朗普面对这接踵而至、不断涌现的诸多危机,真的能招架得住吗?答案可以说是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