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单县一中西校区举行“励志躬行筑梦路,青春笃行拓新程”浮龙湖远足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用双脚丈量土地,用行动磨炼意志,他们赏沿途风光,感人文精神,彰青春朝气。整齐的步伐、飘扬的班旗、朝气蓬勃的队伍,成为浮龙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远足课是单县一中“十大德育课程”之一,是学校促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的举办,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励志教育,为同学们开启精彩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的青春精彩绽放、一路生花,单县一中亮点纷呈。以今年3月份为例,单县一中双喜临门。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召开全市武术进校园试点工作推进会暨国家级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授牌仪式。单县第一中学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级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名单,并在此次会议上接受授牌。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学校在武术教育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高度认可,更是学校推动素质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中共菏泽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菏泽市教育系统文学艺术联合会公布《关于命名首批菏泽市书法艺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的通报》,单县第一中学榜上有名,成功获评首批菏泽市书法艺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单县一中先后获评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新课程改革全省示范学校、山东省 “1751” 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荣获山东省教书育人、精神文明、素质教育、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2022 年成为市级学科(英语)基地;2023 年获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4 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第二批特色高中、山东省中小学校 “一校一品” 党建品牌示范校、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优秀党代表工作室等荣誉。2022 - 2024 年,连续三年斩获市高中教学工作特等奖。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作为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区域知名学府,单县第一中学始建于 1931 年。单州大地,薪火续传。历经 94 载,单县一中已发展成规模宏大的教育集团。学校现有四个高中校区、两个附属初中、一所附属小学,占地超千亩,建筑面积 30 多万平方米。在职教职工 1600 多人,其中高中 1018 人,在校学生约 27000 人,高中 14000 余人。

校园环境优雅,布局合理,文化景观意蕴悠长。各校区功能教室齐全,涵盖理化生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等,设施先进,图书资料丰富,初步建成了绿色校园、信息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平安和谐校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校管理目标要明确,标准要高,关爱师生,关注细节,注重过程,更要突出成果。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明天思考,为将来设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学生要注重个人修养,培养良好习惯,努力读书,善于学习,用奋斗书写人生华章。”单县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王腾香说。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280 余人,中学高级教师 200 多人。23 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和省市级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和师德标兵,80 多名同志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83 名同志被评为市县级教学能手、青年骨干教师。部分还赴国外学习交流,各学科承担多项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

学校管理民主科学,管理队伍敬业且理念新颖,均来自教学一线。在年级管理中,各级分工明确,共同服务学生。同时,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积极参与学校事务。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实行开门办学,与多国名校合作,拓宽学生升学渠道。

创建 “看得见摸得着” 的德育工作模式,实施自我锻造工程,组建众多学生社团,开展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超六百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科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发明比赛中获奖。

学校推行 “六制改革”,全力打造 “三高” 学校,高考成绩斐然,众多学生考入顶尖高校,普本、重本等上线人数屡创新高,成为多所知名院校的优秀生源基地。

放眼单县一中,处处有读书之声,处处有博览之品,处处有创新之光,处处有艺术之美,处处有运动之风,处处有仁爱之举,处处有英雄之气。莘莘学子在这里,尽情放飞梦想,让青春一路生花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单县一中正持续深化改革,致力于建成市内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教育集团,打造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的教育高地这一金字招牌,为湖西地区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书写教育新华章。

(大众新闻 郭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