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糖友云健康」
回复“173”,送你100份「控糖早餐食谱」
很多糖友确诊2型糖尿病后,心里会纠结要不要吃药:
现在不吃药,只靠饮食和运动能不能行?
降糖药吃多了会不会伤肝肾?再等等看,说不定血糖就降下来了?
到底啥时候才是吃药的黄金时机呢?
如果出现下面这2个信号,别再犹豫了,赶紧遵医嘱用药吧!
信号1:空腹血糖超过11.1
有些2型糖友确诊时,血糖已经高得吓人了:空腹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1]。
可能还伴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如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有些人甚至出现了恶心呕吐、呼吸有烂苹果味等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这种情况下,就别等了,必须立刻遵医嘱用药。
医生可能会建议你直接使用胰岛素,这其实是在帮你保护胰岛功能。
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清除高糖毒性,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部分糖友经过2周至3个月的治疗后,甚至实现了糖尿病缓解[1]。
信号2: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血糖不能达标
很多糖友刚确诊时,都憋着一股劲儿,一心想着靠饮食和运动,把血糖降下来。
但如果你已经坚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3个月了,血糖仍不能达标[1](一般糖友要求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具体因人而异),这就是身体在提醒你:该请降糖药来帮忙了。
如果你的空腹和餐后血糖达标,但糖化血红蛋白仍≥7.0%[1],也可能需要启用降糖药。
因为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空腹、餐后都达标,而糖化≥7.0%,说明可能存在“隐形高血糖”,如夜间无症状高血糖等情况。
为啥有的糖友吃一种药,有的要吃好几种?
不少糖友都有这样的疑问:“同样是糖尿病,为啥隔壁老王只吃二甲双胍,我却要吃两种甚至三种药?是不是医生给我开多了?”
别误会!用药方案都是医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私人定制”的。
如果你的血糖只是轻度升高,症状不严重,医生可能会先让你试试单药,比如二甲双胍。
要是单药效果不好,或者你合并了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问题,医生可能会搭配2~3种不同机制的降糖药,让你的血糖尽快达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早期控制好血糖,不仅能保护胰岛β细胞,还能减少远期并发症。有研究发现,新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强化降糖,10年后甚至24年后都能从中获益,心肌梗死、死亡风险明显降低[1]。
所以,血糖越早达标越好!
也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推荐早期联合治疗,比起传统序贯治疗的“一步步加药”,这种方法能更快地控制住血糖。
但不管用哪种药物治疗,只要你愿意配合医生,坚持健康饮食和运动,未来都有可能减少用药量,甚至停药。
启用药物治疗不是“认输”,而是对健康负责。
糖友云健康长期征稿
投稿邮箱:
guguoqing@dx-group.com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16-139. DOI: 10.3760/cma.j.cn115791-20241203-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