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候鸟迁徙的重要时节,今年4月14日至4月20日是全国第44届“爱鸟周”。天津经开区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生态修复工程,为鸟类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实现工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生态修复:为鸟类迁徙保驾护航
天津经开区地处滨海湿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鸟类栖息地。近年来,天津经开区通过实施“西区双城绿廊工程”和“南港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西区双城绿廊工程通过植被恢复和生态廊道建设,为鸟类提供了迁徙通道和栖息地;南港生态修复工程则通过植被恢复和水质改善,吸引了大量珍稀鸟类栖息。这些生态修复举措不仅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也为鸟类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地和觅食场所。
鸟类调查:用行动守护候鸟家园
为响应全国“爱鸟周”活动,近期,天津经开区组织开展了鸟类调查活动,记录迁徙物种的珍贵数据。
4月14日,调查团队在西区双城绿廊开展鸟类调查,共记录到红嘴鸥数十只、环颈雉5只、凤头䴙䴘1只、黑翅长脚鹬2只、白鹭1只、白鹡鸰2只以及灰喜鹊、喜鹊、麻雀若干只,其中以红嘴鸥和喜鹊数量较多。
4月15日,调查团队在南港工业区南堤开展鸟类调查,共记录到白鹭35只、牛背鹭1只、大杓鹬50余只、反嘴鹬80余只、环颈鸻40余只、小杓鹬20余只。
4月17日,调查团队在北塘大堤开展鸟类调查,共记录到白骨顶25只、小䴙䴘5只、黑水鸡3只、斑鸫12只、苇鹀8只、棕头雅雀2只、灰头鹀2只、白头鹎3只、灰喜鹊10只、喜鹊30余只、斑鸠2只、麻雀若干只、红嘴鸥10余只以及其他鸥类若干。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经开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展示了鸟类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此外,天津经开区还组织区域企业开展观鸟活动,通过实地观察鸟类栖息情况,增强企业员工的生态保护意识。参与活动的企业代表表示,保护鸟类不仅是生态责任,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望未来: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家园
“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希望通过爱鸟周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生 态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守护这片蓝天碧水。”天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天津经开区将继续推进生态修复和鸟类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迁徙提供更安全的栖息环境。同时,强化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更多企业和居民参与到鸟类保护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