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在2025年中美洲安全会议上,赫格塞思大放厥词,大肆渲染“中国威胁”。他针对中国军队、中资企业发表攻击言论,宣称美方必须有力阻遏所谓“中国在西半球威胁”,还提及预防“战争爆发” 。与此同时,美国副国务卿兰多也对萨尔瓦多宣称,应只允许可信任供应商参与5G、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合作,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外。这些言论充斥着意识形态偏见与冷战思维,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谎言和谬论。
赫格塞思(资料图)
赫格塞思自2024年底出任美国防长后,争议言行不断。早在3月初,他就在社交媒体发起投票,提议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理由是“更真实反映美国军事行动的全球性质”,还称“战争就是战争,无需粉饰”。这一荒谬提议虽得到部分美国网民支持,却遭到国际舆论的广泛批评,彻底暴露了美方根深蒂固的霸权思维。不仅如此,他还多次炒作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化行动”,撺掇美菲“肩并肩应对中国威胁”,妄图在南海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而在军事领域之外,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由来已久。回溯到特朗普执政时期,其宣布实施“对等关税”,一场波及全球的“贸易战争”就此拉开帷幕。起初,各国或许因抱有侥幸心理,对美国加征关税一事还较为乐观。但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远超预期,那份冗长的“对等关税”清单几乎是无差别“扫射”,最低关税加征基准都在10%以上。
从经济结构和产业来看,中美两国本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美国在高端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方面优势明显,中国则在制造业领域竞争力突出。这种基于比较优势形成的国际分工,被关税战粗暴破坏。以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日用品和中间产品为例,加征关税后,美国企业陷入两难境地。若承受成本上升压力,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若重新寻找供应商,其他国家的供应链短期内又难以替代中国的规模和效率。这无疑增加了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扰乱了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赫格塞思(资料图)
在当下,美国在军事层面不断对中国施压。美防长公开声称“必须阻遏中国,预防战争爆发”,看似冠冕堂皇地说着预防战争,实则是在炒作“中国威胁论”,不断激化地区局势。我们不妨看看美国在中国周边的一系列举动,其频繁派遣军舰、飞机在南海、台海附近活动,进行所谓的“自由航行”,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
对于美方的这些无端指责和挑衅行为,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于4月9日下午有力回应。张晓刚大校指出,美方的“对华恐惧偏执症”愈发严重,把中国当作威胁是严重的战略误判,必将带来灾难性后果。同时明确强调,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解放军首次对赫格塞思的野心做出回应,表明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另外,美军一把手凯恩在国会听证会上宣称“避免冲突”,但他发言时手里攥着刚通过的60票赞成票,这番表态就如同电视剧里黑帮老大当着警察面说“要遵纪守法”一样,充满了虚伪性,更像是说给特定观众听的政治表演。再看他们在上海举办的军事会议,现场传出“平等、尊重、坦诚、建设性”这四个关键词,然而美国在实际行动中的所作所为却与之背道而驰,尽显其言行不一的霸权本色。
赫格塞思(资料图)
一旦中美之间爆发冲突,那结局逃不过“世界遭殃”这四个字。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和军事强国,双边关系的稳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至关重要。经济上,中美贸易往来频繁,涉及全球众多产业链和供应链。若爆发冲突,全球经济将遭受重创,国际贸易体系会陷入混乱,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冲击,失业率上升、物价波动等问题会接踵而至。军事方面,中美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一旦冲突升级,必然会引发地区局势动荡,甚至可能导致局部战争,无数无辜民众将流离失所,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此外,在国际秩序方面,中美在国际组织和多边事务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冲突会使国际合作受阻,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困境,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的进程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若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端挑起争端,只会让世界陷入危机。中美之间合作远大于竞争,对话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美方应摒弃霸权思维和冷战观念,停止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挑衅,以理性、务实的态度与中国进行平等对话,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