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天清晨5点30分,宁津县正阳路的柏源鸡胗店已亮起暖灯,后厨蒸笼升腾的热气裹挟着米香,弥漫起融融暖意。


“金虎,今儿小米粥熬得稠!”环卫工人王占国面对着热气腾腾的早餐,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这样的场景,过去十年里经常在谢金虎的店里出现。


自2015年3月21日设立“爱心早餐供应点”以来,这位1980年出生的餐饮店主用“特色菜”——馒头、鸡蛋、粥和咸菜,累计为城市美容师提供了近19万份免费早餐,十年累计投入56万元。

被街坊称为“早餐计数器”的红色数字牌,见证了这位普通市民的十年坚守。


故事始于2015年一个寒冷的春日。清晨4点多去采买食材的谢金虎,偶遇一群早起的环卫工。得知这些平均年龄55岁的“城市守夜人”清晨6点到岗却难觅热食,这位汉子当即承诺:“咱有店面有灶台,而且我的鸡胗店中午和晚上才对外营业,正好把早上的时间利用起来,让大家别再饿着肚子上岗!”次日,他改造出早餐操作区,将营业时间提前至清晨5点,开启了这段持续十年的爱心长跑。


善举并非一帆风顺。“作秀”、“撑不过3个月”的质疑声不断,谢金虎用行动回应:每日清晨4点30分到店备餐,坚持选用新鲜食材。当第10个春天来临时,质疑早已化作街口“爱心驿站”的标识牌,成为小城文明的注脚。

店里另一道看不见的“特色菜”也在慢慢打响名号。2017年,谢金虎被评为“山东好人之星”,同时也成为第十届宁津县政协委员。2019年,宁津县政协将“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点”的牌子挂在柏源鸡胗店门口。谢金虎积极担当,先后来推动解决民生问题30多个。


2017年7月,谢金虎荣登“中国好人榜”。他还先后荣获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环卫工人王占国感慨不已:“我在这儿已经吃了十年早饭了,人热情,饭热乎,俺打心眼儿里感激。”宁津县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孟凡飞说:“宁津县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帮扶礼遇工作,把好人精神发扬光大,鼓励更多人学好人、做好事,让道德力量浸润千家万户,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城市的风向标。”

十年善行滋养出温暖循环。2019年一个暴雨夜,环卫工人李秀兰冒雨送回谢金虎遗失的钱包;2020年一个暴雪天,一群环卫工为他清出进货通道。“温暖就像这灶火,传着传着就旺了。”谢金虎摩挲着“山东好人2017年十大年度人物”证书,目光掠过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定格在窗外渐亮的天色——又一批环卫工人正迎着晨曦走向这方温暖驿站。

( 大众新闻记者 张海峰 通讯员 王志强 孟娟 路龙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