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耕新型婚育文化

全力助推人口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计生协

婚育文化是影响人口发展的重要变量。在当前我国生育水平持续下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新的人口环境的大背景下,加快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对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不断凸显。近年来,浙江省计生协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中国计生协和省卫生健康委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社会协同功能,努力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推进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为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提振群众生育意愿、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家庭健康和谐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筑牢机制根基,构建融入全局、协同推进的工作新局面。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是一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浙江省坚持高起点谋划、高站位统筹,着力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有效形成党政统领、部门合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融入党委、政府全局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将省计生协列入“浙有善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将计生协“构建新型婚育文化”等工作纳入“浙有善育”重点任务分工。全省各地计生协也积极融入当地党委、政府关于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工作决策部署,主动与宣传、卫生健康、民政、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形成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联办、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发挥计生协基层组织和网络优势,把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和未来社区、新时代“千万工程”、家庭家教家风等建设。着重推动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将倡导适龄婚育与优生优育、反对高价彩礼等新型婚育文化纳入其中,积极引导群众自我宣传和自我教育。目前全省2万多个村居已完成村规民约修订。

三是建立融入人口发展综合决策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先后联合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浙江传媒学院等单位开展了多项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课题研究,并积极向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推进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助力。


2024年度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基层行长兴专场活动

四是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在全省组织实施4个国家级、30个省级新型婚育文化建设项目,从活动开展、阵地建设、媒体宣传等多方面探索实践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通过制定下发通知、召开推进会等举措,推动新型婚育文化“进村居、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促使新型婚育文化在全省广泛传播。

二、创新载体形式,构建资源整合、多方联动的宣传大格局。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环境与过去相比已发生重大变化。在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浙江省坚持载体形式和方式方法创新,线上线下同向发力,广泛链接系统内外资源,形成了全方位、多形式唱响新时代婚育文化主旋律的生动局面。

一是群众性宣传更接“地气”。抓住“5·29”“7·11”等主题日契机,采取分众化、差异化宣传策略,组织开展广场宣传、特色宣讲、文艺演出、育儿技能大赛、交友联谊、知识竞赛等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服务活动。用方言土语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民谣、小品、情景剧、脱口秀等,为群众讲好多子女家庭的幸福故事,讲好人口发展形势、生育支持政策以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知识,推动婚育新风走进千家万户。近三年,全省共组织“5·29”会员活动日主题宣传活动4万余场,参与会员群众500余万人次。

二是文艺作品宣传更有“活力”。通过作品征集评选、创作大赛等形式,从各地计生协工作者、文艺爱好者、会员群众中广泛征集新型婚育文化优秀宣传文艺作品。2022年以来,共在全省征集短视频、海报、摄影、绘画等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文艺作品1900余件。其中,省计生协创作的6集《新型婚育文化系列宣传短片》和宁波市镇海区计生协创作的《跳跳的一家》短视频共同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30部“生育友好主题优秀短视频”。

三是各类阵地宣传更加“多元”。以群众需求和服务内容为导向,将新型婚育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会员之家、“向日葵亲子小屋”、家庭健康服务中心、青春健康俱乐部等阵地建设。积极打造村社宣传栏、宣传廊、主题墙、户外大屏、婚育文化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婚登服务中心、婚孕检服务中心、网红打卡公园等地建成了一大批融合型、嵌入式的新型婚育文化宣传阵地,并通过出租车、公交车、地铁、广播等“移动阵地”,打造出一道道亮丽的婚育文化移动风景线。

四是媒体平台宣传更为“有力”。积极搭建有效联动、聚合传播的宣传平台,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有效提高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在浙江计生协微信公众号开设《浙有善育》《婚育文化》《家庭健康促进》等宣传专栏,同时借助影响力广的传统纸媒及新媒体力量,加大协会活动的宣传报道。2022年以来,浙江计生协微信公众号共推送信息880期,共计1680篇,在县级以上媒体报道3000余篇。

五是宣讲队伍力量更加“充实”。发挥计生协宣传教育优势,深耕群众性宣讲队伍建设,整合宣传、卫生健康、团委等部门资源,积极挖掘、培树一批“听民意”、“接地气”、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青年宣讲员,充实到基层新型婚育文化宣讲队伍当中。涌现出了如德清“桑果子”青年宣传团、龙游“8090新型婚育文化宣讲分团”等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宣讲队伍。


浙江省计生协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

三、强化服务融合,构建全程覆盖、润物无声的宣传新模式。浙江省坚持将新型婚育文化宣传与满足群众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家庭健康等婚育服务需求结合起来,打好“宣传+服务”组合拳,有效形成涵盖婚恋、生育、养育、教育等各个环节观念引导、互促互进的宣传服务新模式。

一是融入“向日葵亲子计划”,助力家庭科学育儿。发挥全省2000多家“向日葵亲子小屋”服务阵地和2700名亲子服务辅导员队伍作用,积极整合妇保院、卫生院、幼儿园、早教机构等多元专业资源,广泛开展家庭健康宣教、亲子课堂、育儿经验分享、入户指导等活动,在为群众提供“孕前—孕期—生产—育儿”全链条服务的同时,让优生优育、科学养育的理念自然传播、登门入户。

二是融入青春健康教育,助力生育力保护。探索把新时代人口观、家庭观和新型婚育观纳入青春健康课堂,从保护生育力角度深化拓展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校内外青少年“成长之道”培训,广泛普及生殖健康、预防非意愿妊娠、性病艾滋病防治等知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婚育观,保护未来生育力。组建“浙江青年网络”,在高校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同伴教育。着力推进“沟通之道”家长培训,上线“浙里青春健康”应用平台,不断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青春健康工作体系,共同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是融入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助力健康浙江建设。主动融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下的工作格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筹协调、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家庭健康促进工作模式。深入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行动、生殖健康促进行动等,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好家风·健康行”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会员骨干和活跃在群众身边的3万多名家庭健康指导员的作用,积极倡导家庭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健康家庭生活环境,推动家庭友好、生育友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四是融入“暖心助孕行动”,助力不孕不育家庭圆梦。以适龄不孕不育家庭为重点,率先在杭州、温州等地探索开展“暖心助孕行动”。在初步试点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25年,在6个县(市、区)实施首批省级“暖心助孕”项目,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扩大助孕覆盖面。目前,省计生协已与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助力更多不孕不育家庭达成生育梦想,积极推动形成关爱生育、重视生育的良好社会风尚。

投稿邮箱:jkzggc@163.com


来源 |《健康中国观察》2025年4月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