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岩头寨派出所民警到辖区各村寨,乡亲们见到包村民警,喊的不再是“张所长”“唐警官”,而是一声声“乃钩”(苗语,意为兄弟)、“风哈嘎”(乡话,意为兄弟)。这种从“你和我”到“我们”的转变,成为警民情深的最好见证。

近年来,古丈县公安局岩头寨派出所立足“主防”责任,整合警力资源与社会力量,推进“民警包村制”,全面夯实“警务区”“三道防线”建设,实践出适应新时代治安管理要求的警务模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做实“包村制度”,警民亲如一家

“最近家里怎么样?身体还好吗?”2025年1月4日,包村民警张昌钧,辅警张群与村干部一起走访慰问蒿根村村民向奶奶。向奶奶今年73岁,儿子常年不在身边。在向奶奶家中,民警和辅警细心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日常起居是否便利,并将老人需求一一记录下来,表示将竭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用脚板“量”民情,用真心“破”心墙,用长效“固”信任,民警包村不是简单打卡签到,而是要把自己变成乡亲们的“家里人”。谁家老人独居需要定期探望,哪片山道雨季容易塌方,头脑里密密麻麻的记录,织成一张民生需求的地图。

包村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耐力赛”。通过建立“民警+村干+乡贤”联调机制,培育“法律明白人”,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充分运用片长、组长、邻长“三长制”等制度,联合辖区内多方力量,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让警务服务像山泉水般融入群众的生活。

包村民警和辅警在包村走访中,坚持“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更加具体,更加深入人心。2024年,岩头寨派出所开展入户走访9800余人次,帮助群众春耕秋收3次,上门办理身份证、代办户籍等事项38人次,及时清理路障、护送病患就医、帮助车主换胎、找回走失老人等为民办实事20余次。

筑牢“三道防线”,警情大幅下降

“大爷,清明节就要到了,一定要注意防火哦。”2025年3月26日,岩头寨派出所民警和辅警借助赶集日人流量大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发放森林防火宣传手册,向群众普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火常识。

岩头寨派出所积极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在党政统筹下,全镇共组建20支181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警民共筑“三道防线”,让“救火队”变成“瞭望哨”,以“预防警务”织就平安经纬。派出所民警和辅警与乡镇干部同坐一条板凳,把治安难点变成共治课题,让陈年积怨化于萌芽;在平安志愿者支持下,乡亲们从“旁观者”变为“守护者”,一句提醒、一个电话、一次夜巡,将点点星火汇聚成照亮山村的星河;在派出所前沿阵地上,民警和辅警们把自己“钉”在村寨,用“赶集日普法”“院坝会恳谈”这些土办法,把法律讲到百姓心窝上,把安防知识送到村寨里。

2024年与2023年相比,岩头寨镇警情同比下降32%,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60%、58%,交通事故下降12%,实现警务评议零投诉。正是这“三道防线”,让平安的根系深扎大地,让隐患的苗头无处遁形。

践行“三安使命”,守护万家灯火

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是刻在警徽上的誓言。在基层,这份使命化作民警和辅警一次次俯身倾听、千百次细致入微的具体行动,切实维护辖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守护着万家灯火。

岩头寨派出所立足主防定位,结合“枫桥式派出所创建”,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2024年2月15日,岩头寨派出所接警:称岩头寨老寨村有人打架。民警和辅警赶赴现场了解,打架双方系亲叔侄,因一方在另一方家的后坎埋水管未告知对方,产生口角进而发生肢体冲突。为使两家能够和睦相处、不破坏亲情,民警与村干部多次上门走访,从法律、道德、亲情关系等多个角度对双方进行劝导,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提高认识。最终,通过共同努力,这起矛盾得以成功调处,防范了可能引发“民转刑”的案事件。2024年,调解矛盾纠纷241起,化解率达98.3%,矛盾纠纷下降13%。

每到寒冬季节,在通往古丈县岩头寨镇必经的梨子坳路段,路面就会积雪结冰,交通安全隐患很大。而在此时,岩头寨派出所民警和辅警早已在该路段执勤巡逻,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及时清除路面障碍和冰雪,提醒驾驶员小心驾驶、安全通行,保障道路通畅、行车安全。为切实管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派出所采取“宣传+劝导+查处”三管齐下,2024年岩头寨派出所开展安全防范宣传18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1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440余份,劝导交通违法行为700余人次,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33处,行政处罚交通违法53起,有效防范重特大交通事故。(张红军、张昌钧、卢小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