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打到现在,尽管特朗普明显处于劣势,但他仍不愿收手。

在他看来,美国手里现在最起码还有两张底牌。靠着这两张底牌,能够轻松让中国妥协。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显然,特朗普过度乐观了......

特朗普还有底牌?

从4月2日特朗普悍然启动新一轮全球贸易战开始,他原本设想的是一场“速战速决”的经济对决,却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四面楚歌的窘境。

美国国内的反应比他预料中更加激烈。

商场里出现抢购中国商品的现象,街头不断有游行民众抗议关税政策,而本就高悬的国债问题,也因为贸易摩擦引发市场动荡而进一步恶化。

更令特朗普头疼的是,华尔街的投资大佬和产业巨头们也纷纷站出来,直言他的政策在“砸美国人的饭碗”。

再说国际上,中国第一时间就对美国的不合理手段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制措施。

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如欧盟等,也开始针对美国部分产品加税。

可以说,特朗普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贸易攻势”,正在演变为一场孤立无援的冒险。

尽管如此,特朗普本人似乎依然信心满满。

面对日益紧张的局势,他依旧坚信自己“手里还有两张底牌”——一个是推动中国企业从美股市场集体退市,另一个是彻底切断美资对华投资通道。

特朗普认为自己只要打好这两张底牌,就能逼迫中国妥协。

特朗普甚至颠倒黑白地表示:“球在中国那边,是中国想要和美国达成协议,而不是美国想和中国达成协议”。

不仅想要转嫁关税战的责任,甚至还妄想中国会因此妥协。

可事实真的如特朗普所想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先看“中概股退市”这张牌,美国自身恐怕就难以承受后果。

摩根大通的测算数据显示,一旦中概股大规模退出美国市场,约有11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将直接流出美国,投资者信心也将受到极大打击。

更严重的是,这种充满政治色彩的操作,正在破坏美国的市场公信力。

全球投资者开始担忧,今天针对的是中国企业,明天会不会轮到其他国家的企业?

再看所谓的“封杀美资对华投资”,表面上看似强硬,实际上却是一招自断财路的昏棋。

当前的中国,不仅是全球制造链的重要枢纽,更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



对于苹果、特斯拉、星巴克等美资企业而言,中国市场贡献了大量利润与增长动力。

一旦切断投资通道,不仅无助于打压中国经济,反而会让这些美企的全球布局受到致命影响,最终伤害的,仍然是美国自身。

在这场关税战与投资战的交锋中,特朗普所谓的“底牌”,并不像他口中说得那样有杀伤力。

更准确地说,是他低估了中国的韧性和全球对美国政策摇摆的厌倦,也高估了自己控制国内局势与国际格局的能力。

国内“逆臣”开始造反

这边特朗普针对中国的行动频频受挫,另一边,特朗普的“逆臣”已经开始造反了。

4月16日,美国最具经济影响力的州——加利福尼亚州率先揭竿而起。

州长加文·纽森亲自宣布,就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一事,正式提起诉讼。



这是全美范围内首次由州一级政府以关税问题为由起诉联邦政府的事件,不仅意味着分歧公开化,更象征着美国内部的分裂。

纽森毫不留情地指出,特朗普擅自发动的关税战,不仅违法,更是在加剧美国国内经济的混乱。

他直言:“这些非法关税正在推高物价,破坏就业,威胁我们州的经济根基。”

加州司法部长罗布·邦塔也联名发声,严厉抨击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是在“拿加州人的生计开玩笑”。

其实,从特朗普动用关税工具的第一天起,纽森就已开始布置应对。

他不等联邦政府收手,便立即启动与多国建立直接贸易联系的“对冲机制”,公开呼吁外国在制定反制措施时“手下留情”,不要把加州商品纳入报复清单。

这一系列行动,也是对特朗普权威的公开抗衡。

为什么加州的反应如此强烈?



原因不仅在于它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出口州,更在于它的产业结构与财政模式高度依赖对外贸易和股市稳定。

加州的葡萄酒、坚果、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大量出口至亚洲和欧洲市场,一旦遭遇反制性关税,损失可能以数十亿美元计。

而股市的剧烈震荡,则直接威胁到加州赖以维持财政平衡的资本利得税收。

换言之,特朗普“图谋通过关税对外施压”,却反倒狠狠伤了加州的经济命脉。

更重要的是,加州的特殊政治属性也为此次“造反”埋下了伏笔。

作为美国政治多元化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加州长期以来与特朗普政府在环保、移民、税收、医疗等多个议题上矛盾不断。

早在数年前,加州内部就不止一次传出“独立公投”的声音,虽说每次都不了了之,但这足以显示其与联邦政府的深度隔阂。

此次纽森带头“起诉白宫”,可以说是一次公开的政治宣战。

而也许正意味着更多州政府、更多反对声音将陆续涌现。

毕竟,加州所遭遇的冲击,正是整个美国在这场“关税战”中普遍面临的情况的缩影。

参考资料:

释新闻|加州诉特朗普政府:美国最大经济体为何打响关税阻击战?——澎湃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