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颜真卿书法时,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以及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常见错误
笔画方面: 横竖粗细变化过于明显,导致字体显得生硬。 点画过于圆润,缺少力度和棱角。 提按变化过于明显,影响字体的整体流畅性。 转折处没有粗细变化,显得呆板。
结构方面: 左右两边大小、高低、宽窄完全一致,缺乏变化。 字体显得过于瘦长或过于扁平,比例失调。 部件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过小,导致整体结构松散或拥挤。 重心不稳,如“土”字旁太瘦长,显得不够稳重。
正确方法和技巧
掌握基本笔画: 颜体书法的核心笔画有横、竖、撇、捺、折等,其中竖和横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颜体书法的基本结构。 学习这些基本笔画时,要注意笔画的起笔、收笔和转折处,以及笔画的粗细、长短和形态变化。
研究结构特点: 颜体书法以紧凑、沉稳、大气为特点,其结构主要表现为纵横交错、疏密有致。 学习颜体结构时,要注意颜体书法的空间结构,如上紧下松、左紧右松等,以及颜体书法中的对仗规律。
多读多写: 多观察名家作品,体会颜体书法的韵味和神韵。 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颜体书法的用笔、用墨和字形等方面的技巧。
注意细节: 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断笔或生硬的现象。 要注意字体的整体比例和重心,确保字体显得稳重、端庄。 要注意部件之间的间距和呼应关系,使整体结构显得协调、美观。
实用技巧和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笔法技巧 起笔:颜真卿楷书起笔多以逆锋为主,比如写横画时,先从右往左逆锋藏笔,再顿笔后向右行笔,这样能使笔画圆润厚实,且逆起笔的动作还可为后续用笔取势,使其更有力。
行笔:讲究中锋行笔,让笔锋常在点画中行,使墨色均匀渗透,线条饱满圆劲。在书写过程中,需要边行笔边提按,不断纠偏,有时需要挫锋来恢复笔锋弹性并使其居中。
收笔:强调回锋,与起笔的逆构成呼应。比如颜字的横画,中间细两头粗,通过粗重来增加横画右部的分量。一些以尖细收笔的笔画(如撇、捺、钩等),收笔时要多加一个空中离纸回收的动作,让墨汁产生回流的感觉。
结构特点 平画宽结:横画倾斜度较小,这样可使向右展开的斜钩略短,达到字内空间疏、字外空间密的效果,呈现正面示人、宽博大气的结构特点。
外拓笔法:有些竖画写成圆鼓形外拓,一些撇画写成向左上凸出,从而拓宽字内空间,使结体更加宽博。
学习途径
选帖临摹: 初期:可选择《勤礼碑》作为入门帖,其雄秀兼备,既有秀美的地方,又有雄健之处,扩展性好,利于后续学习其他碑帖或书体。
中期:可以临摹《颜氏家庙碑》,增加字体的雄浑感;《麻姑仙坛记》的字老辣朴拙,与《勤礼碑》能形成互补,也可作为这一阶段的临摹范本。 观察与领悟:仔细观察颜真卿楷书的笔画形态、结构特点和整体风格,领悟其神韵和气质。注重分析每个字的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字与字之间的布局安排,以及通篇作品的气韵流动。
坚持与练习:学习书法需要长期坚持和大量练习,制定合理的练习计划,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时间,并注重练习的质量而非数量。 对比与反思:将自己的临摹作品与原帖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之处,反思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也可以与其他学书者交流,互相学习、借鉴。
拓展与融合:在掌握颜真卿楷书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涉猎其他书家的作品,汲取不同的风格和技法,丰富自己的书法语言,并将其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他建议
读帖: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应当坚持每天读帖,在思维记忆上加深印象。
背临:合上字帖,凭自己学习记忆的情况进行背临,但要注意笔画、间架之间有矛盾关系。
实地观摩:实地观摩原碑原帖,可能会破解自己所不知、不解的很多秘密。
学习书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安排练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核实过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