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夜色如墨,皇都外的天空悬挂着一轮血色残月,气氛有些阴沉。
沈厌之坐在古籍司的西角小阁中,窗外风声呜咽,吹动案几上堆叠如山的残卷,仿若亡魂低语。
他指尖蘸墨,正临摹一页已被火焚蚀大半的古图,纸上依稀可见一座孤山,被层层迷雾围绕,仅露出山巅浮空的一塔,塔下残篆,写着:“伏灵图·残之一。”
“雾隐山……”他轻念,声音带着不自觉的颤抖。
脑海中,似有数十年来未曾清晰的记忆倏然浮现。
孩童时,他曾在大雪夜里躲在柴房中,听父亲与一位黑衣客人低声交谈。那人说:“封山封术,误了一代人。”
而父亲只回了一句:“总好过再来一次雾隐山之祸。”
那年之后,沈家一夜灭门,只有他侥幸存活。
朝廷封锁消息,连尸骨都没找到。他被收养在古籍司,十余年来苦研残卷,誓要解开灭族的谜团。
而今天,他在这残图中再次见到了那熟悉的山影,命运仿佛以另一种方式将他带回了原点。
沈厌之抚摸着图上那座塔,指尖温热,却仿佛隔着数世轮回。
他收好残图,低声喃喃:“若雾隐山藏着真相,那我便亲自走一遭。”
第三日清晨,沈厌之辞别古籍司,独身上路。
无同行者,背囊中仅携伏灵图残卷、几册旧术书与一面巴掌大的铜镜——那是父亲留给他的遗物,镜面早已模糊,背面却刻有诡异的六道星纹。
途经伏山、越沉江古道,连走七日,夜宿荒庙,晨饮寒露。
山路崎岖,荒草中常有野兽啸鸣。他丝毫不惧,只在夜深梦回之时,偶尔从梦中惊醒,梦中总有一座山在召唤他——
“归来……厌之……”
第七日晚,他抵达云村。
此地偏僻荒僻,村人衣着陈旧,言语中带着不自知的古语残音。
老人见他带着古图,神情骤变,低声道:“山那边……别去。雾隐山是禁地……”
沈厌之问:“你们曾有人从雾隐山归来?”
那老人摇头,却突然低声咕哝一句:“有……只是回来的,都不记得自己是谁了……”
当晚,沈厌之投宿破庙。
凌晨时分,一阵奇寒突袭。他猛地惊醒,却发现自己手中握着那面铜镜,镜面居然亮起了微光。
镜中,隐隐映出一片雾气缭绕的山影,与伏灵图上的图景一模一样。
他大吃一惊,目光下移,竟发现自己掌心多了一道血色印痕——如星形、似阵纹,正好与铜镜背纹相符。
他握紧铜镜,自言道:“无论如何,我都要走进那山看看。”
天光微亮,云村远处的雾隐山缓缓显现出峥嵘轮廓,如一尊沉睡千年的巨灵,静候他的归来。
云村西北角,一处半废弃的竹屋中,沈厌之席地而坐,。
他摆开残卷,反复比对伏灵图与雾隐山地形图。铜镜静卧在膝前,镜面时不时浮出一道微光,如水面荡漾,倒映出雾气缭绕的虚影。
他凝神入镜,尝试以“归魂术”催动镜力,却始终不得其法。正欲作罢,一道轻微的“咔哒”声响在门外。
沈厌之眸光一闪,悄然按住铜镜。
门扉缓缓被推开,晨雾中,一人缓步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