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男孩们齐刷刷地站在台上,黑西服、白衬衫、黑皮鞋,个个英气逼人,这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一开口,声音高昂激越,更添活力无穷。

前不久的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中,这支合唱团再次毫无悬念地拿下了一等奖,受邀前往长沙参加了节目的录制。在全国范围内,这也是一支名声远扬的合唱团,屡屡登上全国的展演舞台——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由清一色大男孩组成。它不仅是沪上首支高中男声合唱团,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男声合唱团。在世界合唱比赛的舞台上,他们迄今已捧得13次大奖。


2025年1月,合唱团参加上海学生新年音乐会。

傍晚,在洋泾中学崭新的艺术大楼合唱教室里,悦耳的歌声不时从窗口传出,穿过空旷的操场,在校园里久久回荡,飘进少年们的心里。

歌唱,艺术叩开学子心门

合唱,在洋泾中学,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在洋泾中学的校史上,有一位音乐老师陈歌辛,他的名字总是和周璇、李香兰、百代公司等名流联系在一起,以至于他走上乐坛之初当过洋泾中学音乐教师的经历湮没在他自由而华彩的乐章里。

课堂内外、空余时间,他常常弹唱外国歌曲让学生欣赏,那浑厚、悠扬的男声富有共鸣,每每打动着同学们的心房。因为他,那时候尚是偏僻水乡的浦东学子,被叩开了心中的艺术之门,也将艺术教育的种子种在了洋泾中学近百年的土壤之中。

2008年,更多的歌声开始在洋泾中学荡漾——2008年,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成立,17年间,从男声合唱团里毕业的男生有超过1000名。

17年来,男声合唱团先后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台北国家大剧院、香港城市学院音乐厅、上海音乐学院贺渌汀音乐厅等举办多场男声合唱专场音乐会及联合音乐会、巡回音乐会,拿遍了大大小小的世界的、全国的奖项,将动人的歌声留在了各个角落。这支帅气的男声合唱团还发布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CD专辑《一路走来遇见彼此》,这也是国内首张高中男声合唱团CD专辑。


2010年11月,合唱团参加弗朗茨·舒伯特国际合唱比赛荣获“青年同声组”冠军、金奖及德语作品特别奖。 应组委会邀请在维也纳市中心的舒伯特教堂出席纪念舒伯特的综合音乐会


2017年12月,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专辑发布

从当年一手组建男声合唱团开始,看着一届届的团员从“一张白纸”到因为歌唱而挺拔、阳光,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合唱团艺术总监刘芳十分欣喜:“我看得到他们自信而又坚定的目光,那种眼神透着光亮。我知道他们过得很快乐。”

如今,指挥的重任交到了年轻的邹渊手中:这位曾经的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团长,在结束了自己在上海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学习后,毅然去报考了华东师大的合唱指挥研究生,然后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母校洋泾中学,从刘芳老师的手里接过指挥棒。

歌声,带给他们生活的阳光

男生加入合唱团时,基本都是一张音乐“白纸”。高二(2)班的李想,已经在团两年,目前是合唱团的现任团长。“两年前进校的那个暑假,我和所有男生一起参加了男声合唱团的‘海选’。开始还有点紧张,后来发现选拔方式就是大声唱国歌,”李想说,“不拘一格的海选方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我当时就对合唱团充满了憧憬。”

学校艺术辅导员介绍:“这是我们团一直以来的选拔方式,所有新入学的男生都会分成小组唱国歌。国歌是每个学生都会唱的,所以可以最快速地听出学生的音准、音色、音域等条件,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唱国歌来进行海选。”

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叩开了男生们的艺术之门。从对乐理知识的懵懂无知,到积极参加声乐的课外训练;从日常的团体排练,再到最后走上舞台,展现洋泾男生的艺术风范;男声合唱团里一届又一届的男孩在歌声中和团队的友谊中度过了珍贵的三年高中时光。


当年组合唱团,学校就是这样的初衷:唱歌之外,更重气质的培养。“很多男生本来就不善于表达,加上长期不沟通,一旦碰到什么问题,他们的自信心容易受打击。”合唱团在训练的时候,老师要求男生嘴巴张大,咬字清晰、抬头挺胸,久而久之,男生的形象就潜移默化改变了,在人与人的交流上就会慢慢学会了怎么表达,懂得要看着别人眼睛说话等基本礼仪,“而唱歌运气很重要,气练好了,气质自然就出来了,人就挺拔了,正气和阳刚气也随之产生。”高二(2)班的金查裔笑着说:“合唱团‘治’好了我耸肩的坏习惯,妈妈说我的气质好多了。”

如今,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作为上海市的学生艺术团,每年都会在上海学生新年音乐会、上海夏季音乐节、上海草地音乐节等重要场合献演。而这些英姿飒爽的大男孩们,也早已成为了学校的一张名片。在学习到歌唱技巧之外,他们得到最多的,是对于生活和学习的热爱。

更多的男孩,在这里收获了友谊和自信。孙宇轩说自己是个“i人”(内向的人),从小也喜欢唱歌,但也仅限于在家瞎哼哼。两年来,10多次的表演经历,让他站在聚光灯下也落落大方。胡泽暄曾经学的是一个人弹奏的古筝,如今在合唱团里,他认识了很多朋友,“玩得非常好”。他说:“有时候大家在一起玩,有人起个音我们就跟着一起哼起歌来,那种感觉特别棒。因为共同的爱好我们聚在一起,我的高中生活变得色彩斑斓。”黄若宇最喜欢的是歌唱带给他释放自己的那种快乐,“在唱歌的时候,我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那种感觉我很喜欢。”李裴阳说,能和志同道合的兄弟做同一件事情,就特别快乐。


“我曾经想着,高中一定要找一项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并且坚持下去。我很庆幸自己找到了,我还记得哪怕是到了高三,我还一直往排练教室跑,感觉泡在那里,就特别快乐。”许多合唱团团员在高中的三年,保持着全勤的出席率。

合唱,让他们遇见人生真爱

一次和合唱的“邂逅”,给了未来无限的可能。这十几年间,有超过1000名合唱团团员从洋泾中学毕业。在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上财等高校的歌唱团里,曾经都有来自洋泾中学合唱男团的团员们担任着团长、声部长等重要职责。

而那些从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走出去的男孩子们,把歌唱当做了自己的人生爱好——2018年,这群毕业生自发成立了一个新团: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毕业生团(上海校园男生合唱基地),并在贺绿汀音乐厅首次亮相。不管多忙,他们每个周六都会从各自的大学汇集到母校一起排练。

2017届合唱团团长、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研三学生沈忱就是其中一员。他说:“很多团员都已经毕业工作,但是有时间还是会参加合唱团的排练演出,我们的身边可能是高中生,也可能是我们高中时的团友们,当然还有铁打的刘老师,是合唱团把我们紧紧纽在了一起。”

2009届毕业生虞玺是第一届的正式团员,博士毕业的他也会经常回来参加排练。回忆起当年参加合唱团经历时,他感慨地说:“男声合唱团的与众不同之处可能是纯粹,纯粹的声音,纯粹的目标,纯粹的热爱。在那个智能手机远没有现在发达,社交网络和短视频还未挤爆人们生活的年代,能完全释放一个高中男生旺盛精力的地方除了球场,就是排练教室。”从洋泾中学毕业之后,虞玺也经常回到母校的毕业生合唱团参加表演。“自己变成了那个前辈,把经验再传给学弟们,如此算来已经过了17年,每次在队伍里看到首次遇见的新面孔和同样回团的老面孔,内心还是非常感慨。”他说。


2018年1月,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毕业生团成立并在贺绿汀音乐厅首次亮相。

“来,这部分我们再来一遍。”又是一个排练日,邹渊和其他艺术辅导员们和学生们一起,为了下一首歌聚在一起。去年,洋泾中学新校改建完毕,学校特意给合唱团留了整整一栋的艺术楼。这里有专业的合唱分声部排练教室、演出厅,更记录着男声合唱团走过的一路历史。而这里,又将是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新的起点。

原标题:《上海市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学“第一男团”》

栏目主编:徐瑞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龚洁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