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最新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31.8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中国《管理现代化》杂志常务副总编、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卞永祖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有力印证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和强劲活力。同时,面对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压力,中国加速推进以国内消费为主导的内需体系建设,使中国具备承受与应对能力。】
4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中国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其他数据: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
中国《管理现代化》杂志常务副总编、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卞永祖表示:
“2025年一季度经济总体增长表现超过市场预期。实际上近两年来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阶段,在此期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使得很多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产生担忧。但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有力印证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和强劲活力,为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积极信号。另外,一季度经济数据还表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新兴产业表现较为亮眼。”
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了一项法令,对来自其他国家的商品征收“对等”关税。基本最低税率为 10%,大多数国家面临更高的税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解释称,这是根据美国与特定国家的贸易逆差指标计算的,目的是找到平衡而不是逆差。 然而,4月9日,特朗普宣布超过75个国家没有采取报复措施并要求谈判,因此在90天内,除中国外,所有国家都将适用10%的基本进口关税。贸易战中一系列步骤之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额外“对等”关税达到125%,中国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也升至125%。此外,美国还对中国征收20%的关税,是因为指控中国对合成药物的打击力度不足。
中国海关总署4月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中美贸易额为1545.85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1156.16亿美元,增长4.5%;中国自美国进口389.69亿美元,下降1.4%。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中美双边贸易仍保持增长。
对此,专家表示,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特别是美国加征高关税对中国经济确实形成一定压力。
专家卞永祖指出:
“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的一系列关税政策实际上也是围绕着打压中国展开的。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中美双边贸易额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占比约16%,中国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约15%。虽然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美国仍是重要的贸易伙伴。除直接出口外,中国还通过向东盟等地区出口中间品和半成品,再由其组装后出口至美国,形成间接对美出口链条。因此中国对美总体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例仍保持较高水平。
卞永祖强调:“近年来中国正在加速推进以国内消费为主导的内需体系建设,逐步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此外,美国关税政策对本国造成的不可避免的重大损失,也导致这一政策的可持续性存疑。卞永祖总结称,总体来看,中国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具备承受与应对能力。”
据统计,过去五年,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中,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2024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0%左右。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小程序上线啦,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