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国防大臣希利(左)与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会面。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综合编译 张昊天

4月中旬,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乌克兰国防联络小组”(UDCG)举行了第27次会议,商议下一阶段援乌事宜。与以往不同,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美国首次在这一跨国机制内“退居二线”,而欧洲各国在提供物资乃至是否驻军乌克兰等议题上莫衷一是。

据比利时“欧洲新闻”网站报道,在第27次UDCG会议上,51个国家作出的承诺涉及超过210亿欧元资金,“是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创纪录增长”。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英国国防大臣希利重申,这个多边机制最重要的功能是让各国讨论、协调如何向乌克兰转让更多武器。然而,外界注意到,在特朗普取代拜登执掌美国政府的背景下,美国不再担任UDCG的主席国,相关职能改为由英国和德国联合承担;美国也没有为新一波援助计划提供实质性支持,美国防长赫格塞思仅以视频方式参会。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表示,新一波对乌援助将持续到2029年,此前承诺给乌克兰的资金也会加快拨付。他补充说,德国希望尽快与工业界达成关于武器零备件的协议,继续支持训练乌克兰军队。乌克兰防长乌梅罗夫通过社交媒体透露,德国已承诺提供IRIS-T防空系统、“爱国者”导弹、“黄鼠狼”步兵战车和“豹”式主战坦克。

英国也将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与挪威合作落实价值4.5亿英镑(约合5.83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英国国防部发表声明称,该计划涉及数十万架无人机,多型号雷达,以及反坦克地雷等“近战武器”,还将为此前援助乌克兰的军用车辆提供维修资金。英国和拉脱维亚还领导着“国际无人机能力联盟”,于今年年初承诺向乌克兰提供3万架各型号无人机。按乌克兰《基辅独立报》的说法,该国今年需要超过450万架无人机。

同期,由英国和法国牵头、30多个国家参与的“意愿联盟”也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据法新社等报道,“意愿联盟”是在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后由欧洲各国紧急组建的,已运作两个月。本次会议上,联盟成员就加快在乌克兰部署“维和部队”展开热烈讨论,但未能就兵力和派兵时机等关键事项达成一致。

拉脱维亚国防部长斯普鲁兹表示,欧洲约有200万兵力,许多国家考虑派遣士兵去乌克兰,任何有关“维和部队”的安排都要根据未来的乌克兰和平协议制订。斯普鲁兹没有透露哪些国家有意参与,拒绝就相关计划的时间表发表评论。不过他暗示,拉脱维亚可以通过人员培训方式为“乌克兰维和”任务做贡献。

相比之下,芬兰在“是否向乌克兰派兵”这件事上的立场更加摇摆不定。芬兰国防部长海凯宁在言语中透露,美国的态度不应被忽视。他说:“我们认为,美国仍是保证乌克兰持久安全的关键参与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美国必须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

瑞典国防大臣琼森强调,各国作出明确承诺前,应当充分了解“驻军乌克兰”对北约自身防务能力的潜在影响。“我不排除瑞典参与的可能性,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

北约会向乌克兰派遣多少士兵?今年3月,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提出了3套方案:其一是组建一支1万人的“小规模”部队,附带“有限的空军和海军资源”;第二套“中等规模”方案涉及2.5万名陆军士兵,辅之以增强的空中和海上作战能力;在最具野心的第三种模式中,各国将派出10万名士兵,并为他们提供全面的空中和海上火力掩护。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