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泰同行 创领未来”今天,2025泰州—上海创新发展合作会成功举办,这也是上海“泰州人才周”的首场活动。现场,“泰州—普陀科创集市”启动。
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表示,沪泰协同创新,是两地人民共同绘就的“时代画卷”。这幅以创新主体为笔、以要素流动为墨、以创新生态为底的科创双城记,正在书写新的协同创新范式,开展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创新合作。
他用三个“合”阐释了合作的内涵。第一个“合”是“合缘”,两地一衣带水,历来渊源深厚。随着北沿江高铁的贯通,泰州将融入上海“一小时通勤圈”。第二个“合”是“合拍”,两地理念同频,始终目标同向。上海正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泰州正深入贯彻“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重大要求,构建以“大海新晨”(大健康,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等“晨光”未来产业)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迫切需要上海创新龙头的辐射和带动。第三个“合”是“合力”,两地携手并进,定能创赢未来。布局建设6家区域离岸创新中心、31家专业型企业离岸创新中心,吸引52个项目入驻孵化,集聚1000多名创新人才,形成“上海研发孵化、泰州转化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两地共同在长三角创新大潮中书写“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璀璨篇章!
本次大会围绕“创新发展·同行”“到泰州·泰周到”“沪泰联动·共赢”“大海新晨·共进”四个篇章展开。
推介环节,海陵区委书记、区长刘剑波,结合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推介海陵区“科创+产业”生态。比如,有靶向施策的“火尖枪”,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海陵“科技积分”政策每年兑现奖励近5000万元,对重大科创项目给予最高6000万元经费支持;有包容万象的“乾坤圈”,与北京、上海、南京等离岸创新中心共同编织智慧矩阵;有驰骋赛道的“风火轮”,对新落户的重大科创平台给予最高3亿元资金,对“金凤凰”科技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
活动中,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区域合作部副主任、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谷行楗,发布拨投结合类重大项目;“创新里·泰州—普陀离岸创新中心”揭牌;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普陀园,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与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省海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上海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分别签订合作协议。
“科创集市”活动现场。
什么是“科创集市”?科创集市是为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交流对接而搭建的科技服务平台,旨在将两地政策、资金、科技成果、应用场景等各类创新要素集成在一起,助力科技创新从单个企业的“自转”转变为融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公转”,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
科创集市通过常态化需求征集、“摊主”招募、成果搜集,适时组织集市活动,集成果展示、需求发布、项目路演、融资对接等形式于一体。本次“泰州-普陀科创集市”是两地联合举办的首次科创集市活动,共有25家单位参展,涵盖泰州市“大海新晨”各领域的科创企业、金融机构,普陀区的科创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沿沪宁创新带高校院所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集市汇聚企业需要的资源要素,比如:银行、基金公司、公共服务平台等。
下一步,泰州将加快建设线上科技成果对接平台,融入普陀区现有“科创集市”体系,推动先进技术与成果在泰州企业中应用;鼓励本土企业与重点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协同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推行离岸创新中心与飞地园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园区或龙头企业在上海等地建立离岸创新中心,链接高校成果、市场资本等资源;根据“互赢多赢、优势互补”原则,探索与上海共建飞地园区,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上海“泰州人才周”系列活动
1个主场活动:“泰州日”走进上海交通大学系列活动
6个市(区)重点活动:
1.靖江市:“从中共一大到东线第一帆”2025靖江城市形象宣传推广(上海)活动
2.靖江市:上海交大—泰州(靖江)校企对接活动
3.泰兴市:2025年泰兴跨江融合(上海)投资推介会
4.泰兴市:上海·泰兴籍高层次人才恳谈会
5.姜堰区:姜堰“千企联百校”走进上海系列活动
6.高新区:“泰有引力向高新”产学研对接暨复旦大学专场项目路演活动
2个部门特色活动:
1.市卫健委、兴化市:沪泰卫生健康恳谈会
2.市科技局、海陵区:沪泰同行创领未来2025泰州-上海创新发展合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