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欧洲千年都没有完成统一!
明明有最好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充足的人口,欧洲仿佛天之弃子,始终缺少统一的契机。
诞生过拿破仑、希特勒的欧洲,是因为少了像“秦始皇”一样致力于海内一统的英雄吗?与欧洲一脉相承的英美两国,为何处处使绊,始终不愿见到一个统一的欧洲?未来,如果欧洲统一,世界格局究竟会迎来怎样的改变?
欧洲统一的伟业,临门差一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华夏。
尽管他崩逝后盛极一时的秦朝四分五裂,但华夏一家的“大一统”观念却深入人心。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200年后,西方才出现一个一统欧洲的罗马帝国。
此时的中国已经换成汉朝的天下,罗马与大汉在外交上频有接触,两国一度被后世视为欧亚大陆的“双雄”。
然而,在公元3世纪的蛮族大入侵中,罗马灰飞烟灭,欧洲从此四分五裂,陷入了中世纪漫长的黑暗与沉寂。
中国在历经南北朝的黑暗岁月后,于公元6世纪末再度山河一统,迎来盛世大唐。
早对中国繁华盛世有所耳闻的欧洲,岂不知大一统王朝的好处?
因此,在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十多个世纪里,无数人都想要重整山河,让欧洲恢复罗马帝国的荣光。
欧洲曾有三次,距离统一只差临门一脚的机会。
公元800年,法兰克人查理曼统一西欧地区,在罗马加冕称帝,史称“查理曼大帝”,这是欧洲继罗马覆灭之后,第一次对山河一统作出尝试。
然而,随着查理曼大帝的病逝,他的领土被三个儿子瓜分,形成了如今欧洲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欧洲第一次重归统一的希望,就此破灭。
直到查理曼大帝逝世的1000年后,欧洲再度迎来了统一的曙光。
公元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此前他以法国第一执政官的身份,横扫整个西欧大陆,让欧洲距离统一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可他最大的敌人:大洋彼岸的英国,始终不愿见到法国变强。
英国三番五次在欧洲大陆组建的“反法同盟”,大大迟缓了拿破仑称帝的进程。
1814年-1815年,在英国的支持下,普鲁士、俄罗斯各国组成第六、第七次反法同盟,彻底击败拿破仑。
这位野心勃勃,希望一统欧洲的一代枭雄,只能郁郁寡欢地孤老在圣赫勒拿岛。
百年后,欧洲出现了比拿破仑更有野心的希特勒,他试图以更为极端的方式,统一欧洲,甚至想让柏林成为世界的首都。
然而,希特勒的野心也在英美两国的干涉下灰飞烟灭。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他的“日耳曼尼亚”之梦也彻底陨灭。
纵观欧洲近千年长达三次实现武力统一的努力,除了第一次是因查理曼之死的内部因素外,两次都因英美的干涉宣告无果。
那么,英国和美国为什么见不得欧洲统一呢?
英美两个搅屎棍
如果从欧洲大陆的文化传统来看,英国理应是欧洲的一部分。
其实早在七百多年前,英国也曾为欧洲的统一做出过努力——金雀花王朝时期,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对法国发起战争。
这场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战争,被后世称为“英法百年战争”。
倘若英国能在当时征服法国,再以法国为跳板,那么将整个欧洲收入囊中不是难事。
爱德华三世
既然有统一欧洲的野心,英国为什么放弃了原本的计划,最终成为搅局者?
英国在百年战争的初期节节胜利,但随着法国国王不断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大幅使用火药武器的军事改革,1453年的输家变成了英国。
只在欧洲大陆上保留加莱港一处土地的英国,实际上失去了在欧洲涿鹿天下的资格。
从那时起,英国就从一个试图争取陆上霸权的国家,变成一个将目光投向海洋的海权国家。
从陆权到海权的战略转变,让英国开始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四处寻求殖民扩张,也为日后美国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概述图
然而,对海权的追求并不意味着英国彻底放弃了大陆——号称“英国屏障”的英吉利海峡,距离欧洲大陆不过240公里。
英国担心像法国这样的国家强势崛起,统一欧洲,他会受到欧陆强国的入侵。
因此,英国放弃了统一欧陆的雄心,却在1453年之后于欧洲大陆到处搅局,扶持弱国,压制强国。
英国这套在欧洲大陆的“纵横术”,被英国称为“大陆均势”政策。
无论是18世纪英国对拿破仑的遏制,还是在19-20世纪两次参与对德国的战争,都可以从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找到缘由。
美国遏制欧洲大陆统一的原因,和英国如出一辙。
相比孤悬海外的英国来说,美国所在的美洲大陆,是一个规模更大的“英伦三岛”。
20世纪中叶,美国成为毋庸置疑的超级大国后突然意识到,只有遏制欧洲的统一,乃至防止整个欧亚大陆上强权的崛起,自己才能保留世界霸主的地位。
冷战期间,美国试图以北约来遏制欧洲,甚至多次反对欧共体和欧盟的建立。
1993年,当欧盟诞生,欧洲的统一再度近在咫尺,美国迫不及待地于1999年在南联盟挑起科索沃战争,让欧洲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倘若欧洲统一,世界格局会迎来怎样的改变?
虽然欧洲大陆在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后已趋于衰落,但作为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之一,至今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
据2022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假如欧洲各国(不包括俄罗斯)能够实现统一,欧洲各国的GDP将达到21.5万亿美元。
这意味着,2022年统一的欧洲GDP比同年的中国还要高,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若考虑到欧洲顶尖的科研人才,以及充沛的核武库,欧洲无疑将成为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
这样的欧洲,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中俄来说,都将是不容小觑的对手。届时,世界很有可能回到一战前各大洲被欧洲列强支配的年代。
有了这样的战略认识,就能明白为什么2022年拜登会挑起俄乌冲突,特朗普又为何会在就任美国总统之际,迫不及待地邀请普京瓜分乌克兰。
对当今真正主宰世界局势的强国来说,欧洲最适合的位置并非餐桌前的宾客椅,而是被摆上餐桌!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