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了解到,该院泌尿外科许传亮教授团队近期成功实施了一例“免穿刺”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也是市一南部的第一例免穿刺前列腺癌根治病例。其最大的亮点是突破传统诊疗模式,通过核磁共振联合PSMA-PET/CT实现无创精准诊断。
患者刘先生(化名)在市一南部检查时,影像结果显示前列腺显著增大,中叶严重凸出,结合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动态监测异常升高,医生高度怀疑是局限性前列腺癌。基于影像诊断的高准确性和团队多年临床经验,直接实施根治性手术成为最佳治疗选择。
然而传统前列腺癌诊疗模式通常依赖穿刺活检确诊,这一过程不仅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还可能带来尿失禁、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身体负担和等待时间。
许传亮教授团队决定创新性地采用核磁共振联合PSMA-PET/CT进行无创精准评估,跳过穿刺确诊环节。PSMA-PET/CT是一种结合了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检查方法。许传亮介绍:“这种模式通过减少侵入性操作和优化手术流程,可以避免穿刺可能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还可以节省医疗资源,降低患者的整体治疗成本,体现了精准医疗的高效性与经济性。”
在精准影像评估的基础上,手术当天,团队采用经腹腔入路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完成了手术,历时120分钟,完整切除了前列腺和精囊。面对中叶严重凸出导致的复杂解剖结构,团队精准控制出血量至100毫升,无需输血,同时精细保留括约肌功能。术后通过膀胱颈与尿道端端吻合术重建排尿通路,为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奠定基础。
术后刘先生很快恢复,当日即可自主活动。术后病理证实刘先生确诊为前列腺恶性肿瘤且淋巴结无转移,与术前影像学诊断完全一致,验证了核磁共振联合PSMA-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高精准性。
核磁共振联合PSMA-PET/CT这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缩短了患者的诊断等待时间,使治疗决策得以及时推进,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和身体负担。许传亮表示,这例手术的成功显示出前列腺癌诊疗模式从传统“穿刺确诊分期手术”向“影像评估一步到位”转变。
记者:李天蔚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王红霞 桂可欣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