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4月18日4版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南粤的春日,风里弥漫着草木的芬芳。
刚结束庭审回到办公室的我,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桌上的日历。一个月前标注好的日期提醒着我,该给陈姨打个电话了。电话拨通,耳畔传来熟悉的声音:“法官,我现在和小儿子一起住,大儿子也常来探望我。真没想到,日子能变得这般好。”陈姨的声音中尽是愉悦。
满是春色的窗外,枝头吐露出嫩绿的新芽,恰似陈姨一家蒸蒸日上的新生活,洋溢着生机与希望。
三年前,陈姨的丈夫刘伯去世,陈姨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在与儿子们相处时,常因琐碎小事摩擦不断,这让陈姨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照顾刘伯生前留下的60多只羊便成了陈姨的心头寄托,在她精心喂养下,羊群渐渐壮大到近80只。
想着之前向亲戚借了钱,陈姨打算卖掉一些羊还清债务。然而,这个决定却遭到两个儿子的强烈反对。
“这些羊也有我们兄弟俩的份,妈,你怎么能一个人说卖就卖!”两个儿子语带急切。
70多岁的陈姨和儿子们因“抢”羊闹上了法庭。2024年9月,陈姨向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法院大塘人民法庭起诉,要求确认整个羊群归自己所有。她不明白,老伴生前托付的羊,为何如今却成了家庭纷争的“导火索”。
开庭前,我特意前往陈姨家。
刚踏入家门,陈姨就忍不住大倒苦水:“两个儿子和我闹得厉害,不仅没好好养我,还抢我的羊,日子可怎么过哟!”
一旁的两兄弟连忙说道:“老妈总是偏听亲戚的话,我们兄弟俩跟她解释也不当回事。我们不是不想养她,可她总是事事计较,才闹成现在这样。”兄弟俩的话语中虽有抱怨,但我也听出了对母亲的关心与无奈。
经过深入交谈,我了解到,原来两兄弟与母亲平日里积攒了不少矛盾,羊群的归属问题就像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着眼前这一幕,我忍不住对两兄弟劝道:“陈姨辛苦一辈子,把你们拉扯大,现在还帮忙照顾孙子。你们扪心自问,自己是怎么回报她的?”两兄弟明显愣了一下,默默低下了头。
我趁热打铁:“家庭和睦比任何财富都珍贵。你们即便争羊争赢了,却输了亲情呀!亲情一旦伤了,想要再修复,可比分羊难得多。”话语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两兄弟的心上。
陈姨听了我的话,泪水夺眶而出。
我结合法理、情理,耐心地引导两兄弟:“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不可推卸的义务,刘伯走了,你们两兄弟就是陈姨最亲的人了。她这把年纪,还能有什么别的要求呢?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身体硬朗些,你们能多陪陪她。做儿女的,千万不要留有遗憾呀……”
小羊尚且能跪乳报母恩,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断不了的。我心里明白,两兄弟对母亲仍有分割不开的情愫,解开心结、重建信任才是化解这场家庭危机的关键所在。
经过多番释法明理,双方的情绪逐渐缓和。
“陈姨,我特别理解您的不容易,但是按照法律规定,羊群属于陈伯的遗产,您的两个儿子同样有继承权。”我向陈姨轻声解释。
“我年纪大了不懂法,只想着老头子走了,这些羊是他留给我的念想。法律怎么定,我们就怎么分。我信得过你,法官!”陈姨顿了顿,又补充道,“只要儿子对我好,羊分多分少又有什么关系呢?”
陈姨的这番话,让两兄弟满心愧疚:“法官,羊怎么分,我们听你的,家里的欠款我们来解决。”
在我的见证下,母子三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52只羊归陈姨所有,26只羊归两兄弟所有。
走出陈姨家时,已是黄昏时分。余晖笼罩,欢蹦的羊儿仿若被镀上暖光。两兄弟与母亲轻声低语了几句,一抹笑容如暖阳般照亮了陈姨的脸庞。
这场因分羊而起的家庭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几经风雨后,陈姨一家最终驶入温暖的港湾,生活再度被亲情填满。在法治晴空下,愿每个家庭以理解包容为舟,于时光洪流中平稳摆渡,奔赴满是幸福的彼岸。
口述: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法院大塘人民法庭庭长 麦景桃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佛山中院 三水法院
审核:黄慧辰
编校:余淑娴
采写:吕慧敏 毛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