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程安 王诗琪 实习生许骞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医疗护理员这一职业正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其于2022年已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成为健康照护师职业的下设工种,亦属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范畴,相比传统护工更加专业化、标准化,主要负责协助护士完成患者的基础生活照料、病情观察、康复辅助等,是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

职业发展:

老龄化催生职业需求,标准化发展成趋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3亿,占总人口的21.5%。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4亿,养老服务及相关医疗护理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医疗护理员的职业需求上涨。

2019年,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医疗护理员需持证上岗,并通过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考核,拉开了全国医疗护理员统一规范培训的大幕。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聘用配备一定数量、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并加强规范管理。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医疗护理员培训项目,以《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试行)》为基础,对医疗护理员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并进行考核,推动了医疗护理员培训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20个省市启动了医疗护理员职业化培训项目,持证上岗率逐步提升。

2024年2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颁布《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对医疗护理员申报条件、职业等级划分及具体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



其实,早在2019年,广东“南粤家政”工程就以满足医疗机构和居家医疗护理需求为导向,开展专业化、精细化培训,打造一支与护士队伍相匹配的医疗护理员队伍。鼓励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积极开展医疗护理员培训,提高其对病患、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照护专业技能。

政策支撑:

红利加速职业发展,广东率先试点“免陪照护”

在医疗护理员职业化进程中,广东一直走在前列。今年广东免陪照护服务又迎来新进展。2025年3月,广东省医保局正式出台“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及全省最高限价政策,标志着这一服务模式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所谓“免陪照护”,即由医院或第三方机构雇佣专业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全程护理服务,患者家属无需自行雇佣护工。这一模式力求在减轻患者家庭负担的同时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广东省护士协会会长彭刚艺教授透露,未来两年内,广东将推动全省医院开展“免陪照护标准病房”建设,计划培养100名免陪照护设计师、500名免陪照护护士导师及1000名健康照护师和医疗护理员。

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为例,护理团队已将护理员按学科划分至骨科、心内科、康复科等不同科室,进行针对性培训。护理员不仅参与医护团队查房,还需掌握患者饮食忌口、并发症预防等细节。医院还建立了多维度综合考评体系,由护士长监管、责任护士指导并把关,并将患者反馈满意度列入考察范围内。

而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以甲乳外科日间手术为例,护理员不仅提供基础照护,还通过术后按摩、情绪安抚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患者只需支付80元,即可享受全流程服务。

就业前景:

全国多地试点“无陪护病房”,职业前景广阔

除广东外,福建、江苏、浙江等地也已启动“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福建省财政对“无陪护”试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各试点医院稳步推进试点工作,试行整体护理收费远低于传统护工收费标准,试点工作得到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的肯定;江苏省已确定31家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将针对老年患者的服务内容列入培训大纲,在2021年至2023年共计培训医疗护理员7828人。



广东省护士协会进一步提出,未来将推动健康照护学专业教育的建立,通过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优化现行医养管理专业课程,培养具有健康照护背景的助理护士、健康照护师和医疗护理员。

放眼全国,在养老机构、社区医疗中心及三甲医院,专业护理员的缺口长期存在。未来,随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升级,医疗护理员这一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