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29小米SU7爆燃事故”后,汽车“智驾”安全的话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其中,车企是否存在过度营销导致消费者对于“智驾”功能的认识模糊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让官方开始收紧监管。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了一个关于汽车辅助驾驶的会议,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

  

  禁用“智驾”表述!

  禁用一键泊车等功能!

  当晚,一张疑似当天会议纪要在业内疯传,据虎嗅表示,多位汽车从业者均给予了确认。其内容可分为组合辅助驾驶(即车商宣传的“智驾”)的宣传、使用和部署三方面。

  宣传规范

  首先是规范宣传,直击行业虚假宣传乱象,避免误导消费者。

  1.禁用 「自动、自主、智驾、高阶智驾」等表述,建议使用「组合辅助驾驶」。

  2.弃用「脱手、脱眼」 描述,改用「驾驶员运动脱离和视觉脱离」。

  3.「接管」 一词为L3专用,L2不得使用。

  4.尽量用中文全称,英文首次出现需附全称说明。

  

  以上均是对车商对汽车驾驶用能的夸大宣传所进行的措施。使用“智驾”等字眼,会让一些不熟悉的用户觉得这是智能驾驶,可以完全由AI代替操作。

  但实际上,这只是辅助驾驶功能,究其本质还是需要人进行操作。

  使用规范

  其次是针对组合辅助驾驶的使用,从硬件与软件层面双管齐下,减少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导致的事故隐患。

  1.探索通过人脸ID识别等技术,禁止座椅调节和平躺,从技术层面禁止驾驶员脱离。

  2.系统在驾驶员无法响应的情况下,规避事故后,需要对用户做出惩罚。很多车企已经有类似措施,如一段时间内不能再开启组合辅助驾驶。

  3.不得抑制或关闭脱手检测,脱手超60秒需提供合理性说明。

  4.禁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 等无法确保驾驶员完全控制的功能,该类功能禁止申报。

  禁止驾驶员脱离后,开启组合辅助驾驶在车上睡觉的情况应该会少很多。

  

  而「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这几个功能被限制,对于真正的组合辅助驾驶第一梯队影响很大,发布会没法秀操作了。

  

  部署规范

  最后是针对组合辅助驾驶的部署,车企不能再把不成熟的产品,推送给用户。

  1.禁止公测,千人团、万人团均需走公告流程,严禁以用户为测试对象。

  2.严格限制频繁OTA(指通过无线网络对车载系统进行远程升级的技术),紧急OTA需走召回审批。

  3.LCC、NOA等L2级辅助驾驶能力,需包含避碰测试;测试报告应详细记录测试人员、时间、地点、步骤、项目及结果。

  4.对于仿真测试的可行性评价。

  以往很多车企新的辅助驾驶版本会先让一批先锋用户报名,去测试和体验功能和效果,并反馈问题和BUG。其实就是相当于让用户当小白鼠,很可能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和风险。

  禁止千人团、万人团后也是对消费者的生命和安全负责。

  还有一个关键是加强了对OTA的限制,当下市场的误导宣传让用户认为OTA次数越频繁,车企的技术能力越好。但其实OTA的背后是产品软件和功能的缺陷,按照汽车产品的规范,有缺陷的产品必须召回。

  

  另外因为有OTA的存在,有很多车企在宣传时将现在没有的功能告诉消费者,特别是在行车安全方面的功能,容易被消费者误认为有这样的功能,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对OTA上紧箍咒之后,车企自然就不太容易在OTA上去搞军备竞赛和恶性竞争,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一些新的未被验证的功能大面积投入使用

  被车商夸大的“智驾”

  认知错误导致的惨剧

  可能有朋友会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再用“智驾”这个字眼了?是因为信息差产生致命后果的案例不在少数。

  除了最近小米高速爆燃的事故外,早在2022年就已经有因为“智驾”字眼导致的用户产生误知的事故。

  2022年8月,浙江宁波一小鹏P7车主在高架桥上开辅助驾驶功能,与道路前方故障车辆相撞,前车有人被撞致死。该车主称,辅助驾驶功能“没识别到”“没有预警”,他“又刚好分神”。小鹏汽车在用户手册中数次提及,“LCC是一项辅助驾驶功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2021年8月,某餐饮品牌创始人驾驶蔚来ES8发生事故不幸离世,事发时启用了NOP(领航辅助)。蔚来方面事后回应称NOP是辅助驾驶,正配合交警进行事故调查。而死者亲友质疑,“蔚来对NOP的宣传,导致消费者误将NOP等同于自动驾驶。”

  除此之外,部分车企为规避风险,采用“L2+”“L2.9”等不符合国家标准与国际惯例的等级宣传,导致消费者误以为能实现自动驾驶,行业陷入“技术越先进,责任越模糊”的悖论。

  实际上,根据工信部2022年3月起正式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分为6个等级,从L0级到L5级。

  其中,L0至L2级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辅助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仍为驾驶员;L3至L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代替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当功能激活时,驾驶主体是系统。

  简单来说,L2是辅助驾驶,L3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L4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而市面上车企宣传的NOA、LCC、ACC等均为L2级的辅助驾驶功能。

  早在2021年,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曾公开发文称,L2、L3这些专业话术,用户听不懂。建议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称,如L2是辅助驾驶、L3是自动辅助驾驶、L4是自动驾驶、L5是无人驾驶,这样也能避免夸张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

  真正的“智能驾驶”

  未来发展是否会被限制?

  如果这项措施落地,那么车企的组合辅助驾驶研发和迭代将更加谨慎。原本只需一周、一个月就给消费者推送的迭代产品,现在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测试,而非用消费者测试。

  

  网友们对此都有不一样的看法和意见,有人说这阻碍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有人说这是对生命的敬畏

  当然,“智能驾驶”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市场期待只会继续升温,但在市场宣传上应该保持谨慎,让用户对车辆功能有准确判断,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里斯战略咨询汽车行业负责人、高级顾问赵春璋曾表示,从纯技术的角度,“智驾”的普及是必然的趋势,犹如汽车替代马车、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是不可逆的趋势。

  然而,从传播的角度,的确存在部分企业夸大其辞、预售技术,试图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然而激进的营销,尤其是在是否真正的“自动驾驶”这类关乎消费者安全的功能上,无疑是危险的。

  你认为这些规定怎么样呢?

  欢迎评论区讨论一下~

  

  大家洗碗的时候是否会觉得洗不干净?不如试试这款贝纯三合一果蔬酵素洗洁精,可以洗碗洗果蔬,去油去农残,甚至还可以洗奶瓶,3效合一,多功能洗护。洗得干净才能吃得安心,看得见的心安,呵护入口健康。除菌率99.99%,进口酵素配方,冷水去重油,MOC异味阻击配方,去除碗碟难闻异味。植物精油配方,呵护双手,现广东最生活平台优惠价29.9元到手820ML*3瓶香柠花味道。

  编辑:Selex

  图文来源:央广网、南方都市报、汽车公社、科技每日推送、第一财经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