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星教授:葛根的6大临床作用

葛根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可以用于各类疾病。于天星先生于本文为我们总结了葛根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中医应用和药理机制,特此推送,以飨读者。


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观察试治170例心绞痛


行更合理的配伍,尤其是怎样与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结合起来以提高疗效,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本文根据古代医籍及近代报道,初步提出若干探讨线索,以供参考。


或中风等病的包括葛根在内的方剂,但都分别配用各种不同药味,以适应病情。

千金要方》葛根汤、四石汤,以及其后的葛根续命汤(葛根、


本虚,或因心肾阳虚,或因心肾阴虚;标实,或为气滞血瘀,或为痰浊内蕴。

因之,对于较频发之心绞痛,伴见唇舌偏暗,或舌有瘀点,脉弦涩,痛而固定不移者,一般都认为有心脉阻滞,气滞血瘀,把活血化瘀法作为治疗的重要一环。


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延胡索15克,失笑散18克。

治疗结果:服后不仅有缓解心绞痛的效果,其它症状也都有所改善。可见,取葛根之长,配伍相应药味,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着广阔的前景。

由于葛根活血作用并不很强,配用较强活血药亦属自然。

但是,一般认为本病标实本虚,在配用较强活血药时,宜注意补气固本。

临床上常常遇见一些病人,采用较大量破血药后,身倦乏力,或月经量过多,而用补气、滋阴药后可以纠正。因之,标实显著者,宜化瘀;本虚显著者,宜补气益阳。

临床观察,发现本药可致口干,便干,提示宜配用滋阴降火之品,如石斛、麦冬等。


就阐明了上窍病证和清阳不升、中气不足的关系,并推荐含有葛根的益气聪明汤来治疗耳聋。

这个方子中,既有补益胃气的人参、黄芪,又有调治肝肾的芍


历代有关用葛根复方,治疗类似糖尿病的方剂甚多,如猪肾荠苨汤(猪肾、荠苨、黑大豆、石膏、人参、茯苓、知母、葛根、黄芩、磁石、天花粉、甘草),

猪肚丸(黄连、粟米、花粉、茯神、知母、麦冬、地黄、葛根),


5、关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问题

葛根有清热解表作用,可治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病证,这在古代医籍中有大量的记载。

例如,《神农本草经》中,就指出葛根可以治疗“身大热”;《名医别录》谓能“解肌发表”;《本草备要》谓能“治阳明头痛”。

张仲景所介绍的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都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其中无汗,身热,畏风寒者,属表实证,宜用葛根汤;外感病伴


报告葛根有解热作用相符。

葛根用于喘症者,古代医籍中亦屡有记载。


6、关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问题

葛根具有“解诸毒”作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宋《日华本


根据文献资料,结合《大明本草》所介绍葛根治疗胸膈烦热。

有用葛根治疗传染性肝炎,也获得一定效果;也有人根据其具有“排脓破血”功用,用于治疗若干外科感染性疾病;儿科在治疗风疹、麻疹等病症时,也常加用本药。

《本草纲目》还认为本药有解酒毒的功效,其葛花解醒汤(葛花、砂仁、豆蔻、木香、茯苓、人参、白术、青皮、陈皮、神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丹皮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郁金

【性味】辛、苦,寒。

【归经】归肝、心、肺经。

【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山楂

【性味】酸甘,微温。

【归经】入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红花

【性味】辛,温。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