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56张
全文2828字
阅读约8分钟
奢牌,该变了
属于苏州的奢华是什么样的?
上个月启幕的苏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它没有传统奢牌堆砌符号的惯性,不再沉迷于华丽叙事,独有一份克制地致敬千年文脉的胆识与魄力。
由内而外地革新,颠覆奢华。
两次实地探访,我见证了设计团队对在地文化的执念——为150年银杏调转门头方向,为姑苏老城改变建筑立面的风貌。
大胆摒弃品牌过往富丽设计路线,转向隽永、风雅之道。
而当我站在客房中生机勃勃的枫树小景前时,才更明白丽思文化的坚持与温度。
真正的美人不在皮相,而在风骨。
Part 01
克制与礼赞
苏州丽思卡尔顿酒店坐落于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苏州姑苏区,由KPF建筑事务所,室内设计师Peter Remedios强强联手、共同执笔。
酒店离苏州火车站仅10分钟车程, 留园曲径近在咫尺,寒山寺钟声、虎丘斜塔车程约十分钟左右可达。
远观,全新的建筑楼栋并不醒目,如苏式折扇婉约而开;走近,开场低调含蓄,百年银杏、袅袅竹林,是文人雅居之感。
这样的选址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种执着。
旁有百年学校,前有百年古树,都是姑苏千年历史的切片。古今时光在此停驻,交织出今日丽思的气质——内敛、低调、谦逊。
正是为了尊崇历史、礼赞文化,建筑没有选择瞩目的立面,而是尽可能融入古城,为守护百年银杏甘愿调转门庭,甚至业主华贸还将配套的写字楼从原本的170米降为150米。
每个决策都印证着酒店对于文脉虔诚的守护。这是奢牌的底气,亦是奢牌的魄力。
进入酒店,犹如踏入苏式园林,Peter Remedios摒弃富丽堂皇的丽思刻板印象表达,汲取苏式建筑白墙黑瓦的精髓,重塑江南意象。
前台,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同颜色的玻璃片重构出在苏州园林内穿梭竹影的情景,突破式地坐式前台服务,彰显着丽思卡尔顿对于“归家”氛围的营造。
一旁,开放式的沙发区域与前台相对应,散落的座椅满足多住客同时抵达的需求,也铺垫着松弛与随性。
六十年的松针树与石头构成一幕小景,浅吟风雅之韵。
疏朗有致,移步异景,是苏州园林的妙意,也是酒店的趣意。
艺术感流淌在大堂中。
用壳屏风晕染朦胧烟雨,千片陶土拼贴湖光潋滟,最精妙处藏于方寸:菱形镜倒映框景,地砖纹路勾勒古城肌理……每个细节都是解码姑苏的文化密码。
一如建筑所传达的谦逊一样,室内干净、克制,像进入了一座文人私宅般风雅,引而未发、含而不露。
Part 02
苏式风雅
生活如诗
酒店不执着于恢弘体量,只以190间精琢客房为画布,勾勒当代苏式生活的风雅长卷。
○ 不同于寻常木地板1.2米的长度,这里均为定做的1.8米
浅灰原木地板如铺陈的素绢,与宣纸肌理的墙面共绘水墨氤氲,利落墨线在留白处游走,恰似文人挥毫时的气韵流转。
○床头两盏台灯,经过数十次打样而成
而无论是羊毛手工地毯,数十次打样而成的台灯,或是手工贴片的电视背景墙、呼吸式的面板,都无一不在彰显着,奢华是让设计隐入舒适的诗意栖居。
如珠宝首饰盒般的迷你吧、悬挂式的备品装置,以及定制的洗手盆排水塞……所有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是设计师对于体验革新式的设计。
正如《浮生六记》中,沈复与妻子芸娘月下饮酒、谈诗论画,以植物装点屋子,令生活有滋有味般,丽思也毫不吝啬地将风雅场景还原。
所有房间都设置了浴缸,窗棂的移门开合间,屋外的景致便成了沐浴时的陪伴。而浴缸外匠心独运的临窗长案,暗藏东方生活美学智慧。
放上一瓶酒或是一壶茶随屋主人,但只要躺在浴缸中,移开窗时,就可以实现泡澡、喝茶、赏景的人间乐事。
泡完澡,也可以坐在窗前写诗作画。
枫叶,是诗眼。
小小一方,摇曳生姿。经由灯光的照射,叶子将投射在天花板与墙壁上,成为天然画布。
而它自然的形态,叶子盛放的状态,都将原本素雅的房间点亮。
即便是在奢华酒店,也鲜少见到在客房中种植一棵植物的。其维护的时间与人力成本远超所想象,但Peter与丽思坚持了。
在这方融合姑苏文脉与现代肌理的空间中,奢华不再是璀璨的水晶吊灯,而是枕水听风的诗意,是推窗见景的禅意,更是将每个寻常时刻都雕琢成永恒风雅的生活艺术。
○ 每天傍晚都有诵读诗卷和非遗点茶的展示仪式
Part 03
向Z世代say hi
邻里友好
如果说客房是设计对于本地的回应,那么公区则更彰显着酒店对于当代性的思考。
临街的Alkanna餐厅,兼具欧式典雅与现代利落。
多种高度的桌椅设置、清晰的动线、具有居家感的餐台,以及大量的户外座椅,都是酒店顺应当下开放、包容、随性状态的美妙传达。
现在,正是苏州最舒服的季节之一,早晨点一碗苏式红汤面,坐在沿街遮阳伞下,感受阳光清风的馈赠,未免太过惬意。
香煎三文鱼,班尼迪克蛋,以及递送到桌面的面包等美食都传递的是酒店对于餐食在精不在全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独立的面包房是对外开放的,能让更多的人以更轻松、愉快的方式感受丽思。
标霞中餐厅,亦是用“雅”呈现,将主角交给美馔。但其实包厢中看似不起眼的一盏灯,都是人工耗费了十数个小时,全贴片而成的。
○ 从左至右为:姑苏三虾烧豆面、碧螺春茶雨花石汤圆、郊外时令蔬菜
当然,匠心更藏在餐食中。
在这里品尝一席应季春宴,才叫不负时光。一道姑苏三虾烧豆面,完成一场虾仁、虾籽、虾脑的三重奏,爽滑豆面裹上浓郁汤汁一同入口,鲜到放不下筷子。
碧螺春茶雨花石汤圆,颜值与口感兼具。春茶的清透与汤圆甜蜜的内馅互补,共舞于舌尖,带来春日最直接的温柔。
而鲜花椒煎焗蚕豆、指橙宜兴百合、香椿豆腐塔塔等都是当下最惹人的时馔。
午餐过后,可在大堂酒廊枫畔庭享用下午茶。以珠宝展示柜般的陈列设计、现场感极强的茶台,以及服务人员的旗袍衣着,都展露着酒店优雅的审美意趣。
灵感自亭台楼阁水榭的空间布局,利用屏风分隔出私密。玉兰花元素、黑白线条、灯笼意象,交织出现代与传统并存的和谐,也无一不是Peter致敬吴文化的印证。
仅仅是坐在这里,就足够感到美了。
为了体验升格,丽思毫不吝啬空间尺度。
我极为喜欢酒店的行政酒廊,便是其一。
一个空中庭院将住客从城市中剥离,每当夕阳落下,将门敞开时,就能明白诗情画意的江南是何种情景。
而这一方内庭也是对酒店重建的紫芝园的呼应。
据文献记载,酒店所在的原址曾是苏州的两大名园之一的紫芝园,由吴门画派宗师文徵明亲自主持园林布局,并由"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执笔彩绘装饰,名极一时,然存世未及百年便湮没于历史长河。
华贸集团不惜重金携手古建、文史、园林领域权威专家,再现当年盛景,足见其对姑苏文脉的传承之心。
Part 04
与其守旧
不如革新
自酒店开业之后,各种声浪接踵而至。
作为承载丽思卡尔顿百年贵族精神的文化载体,苏州丽思卡尔顿酒店绝非简单的品牌复刻。
因为RC是一种文化,而并非是一种风格。
苏州丽思卡尔顿酒店已然跳脱出奢华酒店固有的叙事框架,比起简单的luxury,它更是直面Z世代的“accessible luxury”。
那些不再关注符号堆砌的Z世代,更重视文化认同、精神共鸣与感官愉悦的三维共振。
而在这间酒店中随时可以走入的面包房,与自然更亲近的户外座椅,以及体验感至上的一切物品,都是更关注感受、情绪、自我的印证。
○ 夜床礼物配有蒸汽眼罩、书签等
真正的奢牌,注定是时代风潮的引领者。它既有当代性的思考,也有传统的延续,如此才能抵达隽永之地。
开创也好、革新也罢,有些路终将要走,而苏州丽思卡尔顿酒店已经率先践行先锋精神。这恰印证了RC的联合创始人霍斯特.舒尔茨的追求——将卓越镌刻在品牌基因中。
未来,酒店附近还将迎来能沉浸于艺术熏陶的H+美术馆,满足不同购物需求的综合体以及更多功能丰富的设施,激活城市能量已经蓄势待发。
你对这间酒店怎么看?
留言和我们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