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中方直接把话挑明,这不仅是一次公开的交流。
更是中国站出来为自己、为全球那些被美国坑害的国家和民族指明方向的一场强硬表态。
提起美国,不少国家会有一种“既爱又恨”的复杂感觉,表面上看,它是所谓的全球秩序的“大佬”,输出民主、振兴经济,仿佛一切都围着它转,可是,再剥开这层包装,你会发现,这位“老大哥”干的坏事着实不少,什么利用经济制裁动辄扼杀别国发展、打着人权的幌子干涉主权。
煽动地区冲突、抢占科技制高点、搞双重标准,简直就是现代全球版的“下黑手”,中国这次不忍了,不让美国继续在国际社会玩猫腻,更重要的是,中国并不是在一己私利的角度上发声,而是试图唤醒其他国家一起来看看,美国究竟胡搞了些什么,损害了多少国家的利益。
更深远的是,中方要提出更公平、更平衡的全球秩序建设方案,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更是一份切中当下全球治理痛点的宣言,如果谁以为中国只会以“经济发展”和“和平强国”自居,那这一次可以说是耳光打脸了,中国早就不满足于在国际上帮忙“打补丁”。
站出来直接针锋相对、敢怼美国的硬气在逐渐显露,想想那些年美国对中国的种种行动,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从污蔑新疆问题到南海话题的挑事,甚至在国际公地上煽风点火,试图围堵中国发展,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都是偶然的吗?显然不是。
美国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有它的战略野心和霸权逻辑,这次,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中国的态度无比鲜明,不再忍让、不再回避,通知193国代表到场,也是有意要将事情摊到桌面上谈,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揭开美国长期霸权的本质,让国际社会不再被它光鲜包装所迷惑。
而中国的硬气也在告诉全世界,美国那些不公平、不归还“欠账”的行为,我们有权利站出来作声,不仅仅是私人的恩怨,更多的是全球公平正义的追求,联合国这个地方,从本质上说,就是全球利益诉求博弈的舞台,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它掌控的资金和话语优势。
总在大会上占据主导地位,那些小国常因为经济依赖选择“捂嘴沉默”,他们面对大国“权力游戏”无力插手,甚至有时还成了旁观者,这种长期的压迫感,只不过是美国霸权的另一种体现,而如今,中国选择在联合国上发声,可不仅仅是简单开个“吐槽大会”。
中国正凭借自身的全球影响力、话语能力和战略耐心,逐步推动联合国回归它的本质,一个公平解决冲突的综合性平台,而不是某一国家的工具,通知193国代表也体现了中国捍卫国际公平的意图,试图为被霸权压迫的国家群体找到一个团结的出路。
你可以想象,当所有代表汇聚一堂,看着中国代表直接抛出一份揭露美国霸权行为的长卷时,这场会不仅震撼,更会迫使更多国家重新思考和权衡他们的国际站位,我们都知道,喊口号容易,真正让人信服难,在这场行动中,中方显然不是来随便发泄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会拿出足够的事实和论据,围绕美国历年的霸权行为、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造成的伤害进行展开,比如,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利用污蔑拼命甩锅中国,却被自己公开的内部文件和数据打脸,比如,中国高科技领域的进步显然激起美国的焦虑。
它通过压迫华为、封锁芯片,试图阻止中国科技崛起,甚至全球供应链都被扰乱,再比如,美国打着“人权”旗号干涉中国内政,对新疆、西藏问题大搞虚假报道,试图煽动分裂,这些不胜枚举的案例,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造成了深远危害。
而这次,联合国会成为一个回忆和算账的平台,当然,中国这次可不是单纯地来“骂人”,站出来揭露美国的霸权行为,重要的是把过往的伤害推向真相,同时更要为全球未来树立秩序的筹案,中方早已在国际治理领域积极提案,比如倡导开放互联的经济格局、尊重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提倡国家之间平等协商,这些理念不仅成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也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认可的共识,许多人可能会问,中国真有能力这么做吗?这一点毋庸置疑,凭借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上的成就,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公正形象,中国的声音越来越有分量。
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全球脱贫合作中的贡献,让不少国家看到了希望,美国的霸权和中国的开放模式,一对比,高下立分,这场国际博弈,绝不仅仅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对决,实际上,这是全球多国对一个长期霸权主义的不满汇聚的体现。
而中国无疑成了那个敢于引领反抗风潮的角色,这次,这份强硬的表态,既是对美国的正面迎击,也是在全球新秩序争夺战中的一次战略性登场,193国代表的到场,既意味着国际社会对这场争端的重视,也成为中国为全球公平正义站出来的重要注脚。
对美国来说,这无疑是个警示,单边主义和霸权再行不通,全球已经在觉醒,而对中国来说,这场联合国上的发声,是其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关键一步,未来,国际格局真的可能因为中国的对话和行动逐渐转向新型的公平合作模式,推动一种新的全球发展理念。
历史有时候就在这一刻被改写,中国通知193国代表到场,在联合国当面找美国讨公道,这不仅是一场硬碰硬的国际对话,更成为了全球对抗霸权、追求公平正义的象征性事件,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会因为这一场讨公道,真正反省吗?答案可能不会很乐观。
但至少,我们全球迎来了一个对话的机会,一个重新思考岔路的开端,这场国际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未来怎么走,世界也在静静等待。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