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4月16日,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在新闻发布会上罕见地向美国发出外交照会,抗议特朗普政府在美墨边境设立“国防区域”,并请求与华盛顿进行安全协调。这是一次带有深重警告意味的外交动作,也是一场对特朗普强硬边境政策的直接回应——一场夹杂着主权焦虑、军事胁迫与地缘对抗的危机再次在美墨之间爆发。



特朗普政府此次动作远不止“加强边境巡逻”这么简单。根据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的说法,美军将在新墨西哥州境内建立一条长达170多英里的“国防走廊”,并计划在未来几周扩大至得克萨斯州超过90英里的边界区域。这一“国防区域”将被视为军事设施,美军不仅可以在该地部署战力,还拥有“驱逐非法移民”的准司法权力。换句话说,美墨边境不再是执法事务的边界,而将被军事化成一个国家安全禁区,成为美国本土的“战争缓冲带”。

华盛顿的这一步棋,看似为了打击移民和毒品走私,实则是一种赤裸裸的对邻国主权的威慑和封锁。这是特朗普政府典型的“美国堡垒主义”逻辑——在国内问题无法解决的前提下,将一切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和毒品泛滥的责任,转嫁给“来自南方”的威胁。而墨西哥,此刻被钉在了这个政治剧本的十字架上,不得不承受来自北方邻国的全方位军事压迫与外交羞辱。

辛鲍姆总统的回应尽管措辞克制,实则充满怒火。她直言“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计划继续修墙,也不知道目的为何”,这不仅是对美方透明度的质疑,更是对美国军事扩张意图的深刻不信任。墨西哥显然担心,在缺乏明确沟通与协议的情况下,美国军队将突破外交底线,将边界变成一个单方面强制控制的“灰色主权地带”。这是对美墨传统安全合作机制的巨大破坏,也是对区域和平稳定结构的直接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已不仅仅在用语言驱赶移民,而是在用军舰和军队构建边境封锁线。自今年1月重掌白宫以来,他迅速部署数千名军人和两艘军舰,将反移民政策直接上升为军事层面的国家战略。以“打击毒品走私和恐怖分子”为名的军事部署,正不断挤压民用与执法机构的空间,使得边境问题彻底“战争化”。而一旦军队成为应对移民的常态工具,那么美墨边界就不再是国土管理线,而是一条军事前沿线。

这一趋势极为危险,甚至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美墨关系中最具侵略性的单边行为。从建墙到军管,特朗普的边境政策正在演化为一种对邻国的结构性暴力。它无视邻国意愿,罔顾长期合作机制,更将“安全”与“敌对”捆绑为一体,把整个拉美移民群体标签化、妖魔化为“跨境威胁”。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延伸版本,是用军事逻辑管理人道议题的典型体现。

而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看,美国此举也预示着其对“国家主权”定义的再次收缩。特朗普政府无意尊重对等协商、互信合作,而是选择了在自己一侧的边境线上单方面划设“军事禁区”,以军队应对非传统安全议题。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美洲大陆一体化趋势,也严重威胁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墨加协议(USMCA)框架下的区域政治稳定。



然而,更讽刺的是,美国自身对芬太尼泛滥的治理失败,正是导致边境紧张局势加剧的根源之一。而现在,他们却将治理责任外包给军队、外推给墨西哥,把边境变成甩锅的前线。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制造问题。对墨西哥而言,面对一个不断军事化边境、拒绝对话、强化壁垒的邻国,其国家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制度性威胁。

美墨边境的这场“军管试验”,不只是一次政策冒险,而是一次战略断裂。如果美国继续将国家安全逻辑凌驾于外交协商之上,未来的不仅仅是外交紧张,而将是地区安全结构的全面瓦解。辛鲍姆的外交照会,恐怕只是风暴的前奏。边境之墙尚未完工,但信任的裂缝,已经再难弥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