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沉浸式欣赏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顶流明星”——清金镶东珠朝冠顶!
有官方大片质感,也有网友实拍图,即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东珠那温润又迷人的质感。
台北故宫博物馆官方图
网友拍的图,也能感受到质感很温润
东珠可是纯天然野生淡水无核珍珠,这意味着它完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孕育,没有人工干预。
和那些靠人工植入内核养殖的澳白、大溪地珍珠比起来,就像是天生贵族与后天新贵的区别,格调截然不同。
这是乾隆婉贵妃的遗物
这是乾隆帝舒妃的遗物
令妃的金点翠嵌东珠菊花钿花
上面镶嵌的也正是东珠。
亲眼看过就会明白,难怪老祖宗总念叨“东珠”,这品相,随便一颗都是顶级的存在!
无核的特性让东珠的“含金量”超高,每一颗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孤品。
这独特性和稀有度,直接把格调拉满。
在清朝,东珠可是皇家专属的“奢侈品”,普通人要是敢私自使用,那就是妥妥的僭越大罪。为啥它能有这么高的地位呢?
为啥它能有这么高的地位呢?因为东珠只产自东北那一小片区域,分布少、产量低,采珠人要在寒冬腊月跳进冰窟窿里采珠,艰辛程度难以想象。
更让人惋惜的是,如今产珠的河蚌已经灭绝,东珠彻底成了有钱也买不到的“限量版”,每一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
而且东珠来源单一,作为严格的贡品,只能从皇宫流出,在皇帝、后妃们的首饰里,东珠永远占据C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家威严。
这里还有一对东珠耳环,简约却尽显奢华,戴上它仿佛就能穿越回那个繁华的清宫时代。
不过话说回来,在我心里,中国品质最高的珍珠还得是合浦的南珠。
南珠属于海水珍珠,生长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中。复杂的海洋环境,比如盐分、水压等因素,造就了南珠比淡水珍珠更致密紧实的珠层,光泽也更加迷人。
这种光泽是鲜活灵动的,随着光线的变化而闪烁,淡水珍珠很难与之媲美。
温暖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就像是给珍珠打造的“高配产房”,更有利于高品质大点位珍珠的产出。
看看世界著名的珍珠产地,法属波利尼西亚、菲律宾、广西合浦等地都在这个黄金区域,这里温度适宜,浮游生物丰富,为珍珠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东珠呢,产自东北淡水,主要占一个满族龙兴之地的优势,被清王室文化认同,在清朝成了皇家专属。
但论起珍珠品质,和南珠比还是有差距。虽说东珠是无核野生,但珠层不够厚,时间长了容易失光。
不过,现在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东珠,会发现它们没那么亮了。
现在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东珠,就会发现它们已经没有当年描述的光彩照人了。
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水,时间久了,碳酸钙分解、水分流失,再加上氧化作用,自然就会“老花”。
想想伊丽莎白女王的珍珠之所以一直光亮如新,是因为有专人定期进行抛光保养。
要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这些东珠也能得到精心保养,说不定还能重回颜值巅峰,再次闪耀世人的目光。
这些如今略显黯淡的东珠,静静躺在展柜里,却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朝代的兴衰荣辱。
每次凝视它们,都不禁让人感叹世事的沧海桑田。如果有机会去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定要去亲眼看看这些身世不凡的东珠,感受历史与美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