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日本经济新闻社、中日学术交流中心合作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总决赛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自2006年创办以来,这项赛事已成功举办十七届,并发展成为了国内最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大学生日语语言竞技平台。
因此,第十八届赛事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284所高校的学生参加了各地区决赛,后经过激烈角逐,从中脱颖而出的16人前往东京参加总决赛。其中,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级日语专业学生竺心怡,就因在华中赛区表现优异斩获特等奖而成功获得了赴东京参加总决赛的资格。
东京总决赛时,该校竺心怡同学也确实凭借出色的日语表达能力、缜密的逻辑架构、富有感染力的演讲风格,以及对跨文化理解的深度展现,赢得了评委组的一致赞誉,并荣获审查委员特别奖。而这一优异成绩,不仅彰显了华中师大外语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更是该校新时代“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的日语专业设立于2000年,并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完成了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MTI翻译硕士点、日本文学博士点的阶梯式布局,构成了支撑日语高等教育的“学术全家桶”,也让学生的获得的知识体系衔接更顺畅。同时,2020年该专业还入选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而这份教育部认证的荣誉不仅代表着办学质量的官方盖章,更折射出其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硬核配置。
之后,为了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对日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调整。其不仅与法学院联合开设了日语与法学交叉的“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还打造了日语与英语双语融合的“日英复语班”,为学生增加复合型技能,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特别是日语与法学交叉的“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更为学生搭建起“法律+日语”的双重能力框架。这种培养模式最直观的优势体现在就业场景中:当处理中日合资企业合同纠纷时,学生既能准确翻译《日本商法典》相关条款,又能结合中国《外商投资法》进行合规分析,正是当前涉外法律服务市场最稀缺的人才特质。
此外,华中师大的日语专业还具有很强的国际化培养特色,其已经与大阪大学等16所日本著名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换留学的协议关系,近50%的学生都有机会出国交流。这既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也为将来的个人发展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专业保障。
综上所述,华中师大日语专业既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官方背书托底,也能提供"法律+日语"、"日英双语"等跨界培养方案,让学生的复合技能直接对应涉外律师、跨国企业管培生等热门岗位需求。对于25届的考生而言,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想要把语言优势转化为就业市场的“硬通货”,华中师范大学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注“一千零一个志愿”,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最新最全的大学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