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国防部网站更新人事任命,退役空军中将丹·凯恩(Dan Caine)在特朗普一路大开绿灯之下,打破美军多项惯例,出任参谋长联席会议(参联会)主席。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美国军队体系最高阶军职,这一任命不仅引发美国国内对军方“政治化”担忧,也因凯恩对中美关系微妙表态,而备受国际关注。



从“边缘人”到美军一把手

丹·凯恩军旅生涯可谓“剑走偏锋”。

他1968年出生于纽约州,1990年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加入美国空军,早期以F-16战斗机飞行员身份积累2800小时飞行经验,其中包括150小时战斗飞行。

他在“9·11”事件中,参与华盛顿特区上空防御任务,并在伊拉克反恐行动中担任“固有决心行动”副指挥官。这段经历也使得他与特朗普建立联系。然而,凯恩晋升路径与传统美军高层截然不同。

首先,缺乏关键岗位经验。丹·凯恩从未曾担任过军种参谋长、战区指挥官等核心职务,而是长期深耕特种作战、情报领域,历任中央情报局军事事务副主任等职,甚至在退役后,还涉足军工投资。

其次,军衔“三级跳”。丹·凯恩2024年退役时,仅为三星中将,此次提名后,特朗普签署豁免文件,使其跳过四星上将常规晋升流程,直接执掌参联会,创下美军先例。不过,这在特朗普团队中并不稀奇。毕竟,仅当过排长、少校军衔的赫格塞思都能心安理得做国防部长,三星中将做参联会主席又算得了什么?



尽管履历“非典型”,凯恩在美军内部仍有一定声望。他因实战经验丰富、强调技术创新和部队信任,而受部分军官认可,甚至连民主党参议员塔米·达克沃斯都罕见地为特朗普提名人背书,特别称赞凯恩作为伊利诺伊州空军国民警卫队老兵经验。

忠诚优先于原则

特朗普推一大拨“德不配位”人选,最大考虑自然是忠诚,尤其是美国参联会主席这个位置,忠诚度决不能翻车。毕竟,特朗普上一任期最大教训就在这里。

2020年美国大选日前4天,当时特朗普针对中国攻击性言论不断加剧两国紧张关系,中美双方都在南海区域进行军事演练,情势紧绷。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上将却背着特朗普,拨出秘密电话向中方保证,“如果美国真的发起攻击,会提前提醒中方”。

并且在2021年1月6日,占领国会山事件如火如荼之际,马克·米利还与佩洛西暗通款曲,说好听点,叫“阻止特朗普败选后采取极端行动”,说难听点,这就是兵变!

可以说,马克·米利简直就是特朗普卷土重来要清算的头号目标,怎奈何拜登卸任前提前特赦,才令其躲过一劫。于是,清算不了马克·米利,那就清算其继任者查尔斯·布朗,不管找什么由头,美国参联会主席一定得是特朗普自己人。



而,丹·凯恩显然就是特朗普自己人。2018年伊拉克之行中,丹·凯恩让士兵佩戴“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帽子迎接特朗普(尽管他事后否认),深得特朗普欢心。

当时,丹·凯恩还以准将身份积极进言快速剿灭ISIS方案,给特朗普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后来,特朗普曾公开称赞丹·凯恩“比电影明星还帅”“真正的战士”。此次为其打通所有法律障碍,可见特朗普对其忠诚度认可。

特朗普提名资历较浅的丹·凯恩,与同样缺乏经验的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搭档,旨在削弱军方传统权威,确保高层绝对服从。这种“弱领导+强忠诚”组合,便于特朗普直接掌控军事决策,避免重蹈米利“抗命”覆辙。

丹·凯恩时代的美军会干啥?

丹·凯恩上任后政策导向,可从其公开表态与美军现状中窥见端倪。

丹·凯恩上任后,美军全球部署和资源分配将更加向印太地区倾斜,围绕遏制我方展开。参议院军委会主席威克也佐证这一倾向,具体表现将是印太司令部的预算在凯恩任内优先增长,美军在菲律宾、关岛等地新设和扩建基地;美日澳等盟国联合军演频率和规模进一步提升。2025年3月,美菲恢复"肩并肩"大规模军演,已预示这一动向。



技术指标上,结合丹·凯恩深厚特种部队和CIA任职背景,很可能促进军事力量与情报手段高度融合,在灰色地带冲突和非常规战争领域提高美国有效介入能力。

丹·凯恩还有技术创业者和投资人背景,自然也是一把搞钱好手。丹·凯恩多次强调美军需“跟上技术变革”,推动装备升级与全球协同作战能力。他承认美军在持久战准备上不足,通过渲染中国军力增长,如高超音速武器、海军规模等,向国会索要更多军费,同时向军工复合体示好。这也与特朗普“砍政府开支,不砍军费”策略不谋而合。

除此之外,丹·凯恩和赫格塞思还有暗线任务,就是替特朗普“去拜登化”,清除五角大楼DEI项目余孽,使美军回归“传统战斗力优先”路线。



总的来说,丹·凯恩上任,是特朗普“忠诚者政治”典型产物,也是美军高层政治化加剧标志。短期来看,丹·凯恩或许能通过技术革新与战略收缩,巩固特朗普政治基本盘;但长期而言,这种不讲规矩,打破军方传统晋升机制、弱化专业素养做法,更加重特朗普草台班子属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