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谓之术,教而育之谓之道!聊身边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2024 年全国 31 个省份中,23 个省份出现人口负增长,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年均减少超 30 万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 年全国出生人口虽回升至 954 万,但仍比 2016 年峰值减少近 50%。这场人口 "雪崩" 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教育系统。
生源减少是事实!按生师比配备标准,教师人数盈余也是事实!
学生少了,教师人数却保持增长态势。网络上有关教师下岗的文章、视频到处都是,教师群体会迎来“失业潮”吗?
极大可能不会出现教师群体“失业潮”,综合各种信息显示,生源减少后,教师群体不必有“下岗恐慌”,但每位老师都必须面对“教育重构”带来的冲击!作为一名老师,你准备好了吗?
生源减少的应对措施:减招、转岗、选调分流!
各地为了应对生源减少对教育的冲击,已经或采取了很多措施,总结起来,为以下几种:
1、停招或缩招教师!
以特岗教师的招聘人数为例。目前,全国中西部地区已经招录了125万特岗教师,其中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人数达到了10.5万的顶峰,之后招聘人数逐年下降!2021年,这一数字减少至8.433万人;2022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6.7万人;2023年,全国仅招聘特岗教师5.23万人!
2024年全国仅招聘“特岗计划”教师3.7万名。5年时间,招聘人数从10.5万人减少至3.7万!可以预见2025年,这一数字将更进一步减少。
为了应对生源减少带来的冲击,一些地方直接宣布近几年停招新入职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最初的17.2万人次跃升至了2021年的1144.2万人次,报考人数在10年间翻了66倍。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他们考一个教师资格证,并非真正热爱教育事业,而是把考教师岗做为备选项,如果考公不成功,就退而求其次,选择教师岗。
面对新入职教师的停招或缩招,以后想考个教师编,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即便拥有教师资格证,也很难敲开教师职业的大门,因为有的门直接关上了!如果你现在是在编教师,请珍惜自己的岗位,奉劝你在没有找到好的“下家”之前,别轻易辞职。
2、转岗
重庆忠县创新的 "带岗分流" 机制堪称转岗典范。通过组织考试精准匹配师资需求,162 个乡村富余岗位教师带着职称调入城区学校,既缓解了农村 "生少师多" 的矛盾,又解决了城区 "大班额" 问题。
现在的教育现状是村空、镇弱、城挤。山东等地已经实施年轻乡村教师向县城学校转岗的情况,估计类似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当然,教学实效差的教师也很有可能被转至后勤岗,一线教师变门卫、宿管员都将成为可能。
3、选调分流
近年来,全国多地在现有的教师群体中进行“选调分流”,允许教师进入公务员序列或其他事业单位。
山东青岛的"教育-政务双轨流动计划",建立教育系统与政府部门的"人才旋转门",允许教龄满5年的教师免笔试参与公务员定向选调。2022年首批开放30个岗位,涵盖教育局、文旅局、团委等部门,吸引487名教师报名。
浙江的"乡村振兴教师转岗工程",将乡镇教师驻村经历纳入基层公务员选拔加分项,服务满3年可报考农业农村局、乡镇街道办等岗位。江西南城县选调的55个岗位涉及南城县老干部服务中心、社会工作事务中心、县图书馆等24个县直单位的事业单位,既有管理岗,也有技术岗。报考条件也很明确。除了工作能力、学历、在编在岗服务满五年外,整体向中青年老师倾斜,要求男性45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
对于中青年教师来说,以后大概率有机会参加选调分流考试,到其他事业单位上班,或者变成公务员身份。
从 "下岗恐慌" ,再到 "教育重构",你准备好了吗?
很长一时间,网络上有关教师迎来失业潮的消息到处都是,不管是从“县管校聘”,还是到“教师轮岗”,你见身边的教师失业了吗?
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老师们都是朝不保夕的状态,谁还能有热爱?少子化浪潮下的教育变局,对老师们来说,不是危机的开始,而是教育重构的契机。当教师从 "知识的传播者" 转型为 "成长的设计者",当教育从 "标准化生产" 转向 "个性化培育",我们正在见证一场静悄悄的教育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教师职业的存续,更关乎未来人才的培养、教育公平的实现,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事,谁都不知道会怎样,但是你现在的决定却一定影响将来!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到来,过好当下,锻炼好身体,好好生活吧!如果你是一线老师,现在面对转岗与选调,你会做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