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17日,我国向西开放重要空中门户——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启用新航站楼,“扩容”后的机场年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较原有机场保障能力增长两倍以上,成为进出境旅客的“新国门”。
当天,记者走进北区航站楼出发大厅,楼内开阔明亮,金属穹顶之下,拖着行李箱的旅客们穿梭于智能化值机柜台间。
北区航站楼是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的核心建设项目。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介绍,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于2019年启动建设,历时6年,建成5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和2条跑道,177个机位的站坪、9.3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及25.1万平方米的配套停车场等。
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后,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原有的1条跑道升级为3条,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5万吨、飞机起降36.7万架次的需求,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
承担建设任务的中建三局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经理陈伟介绍,北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超过乌鲁木齐原3座航站楼总面积之和,建设过程面临着运输量大、精度控制要求高、系统调试难等多重挑战。为攻克建设难题,新航站楼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精准预判工序,实时追踪作业轨迹,实现枢纽工程的高效推进。
此外,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还建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机场区域分布式光伏电站,年生产绿电约1211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924吨。
中国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航站楼的启用,意味着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将能够保障更多的飞机起降,拥有更多的机坪等保障资源,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航空运输服务,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郝玉、顾煜/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