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作为黄海之滨的重要交通门户,日照站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从石臼所站的朴素起点到今日的现代化综合枢纽,这座车站的每一次变迁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历经三年改造的日照站即将于本月底具备运营条件,这座承载城市记忆与未来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将以全新面貌服务旅客,助力日照市迈入高铁时代新篇章。


溯源:从港口小站到城市地标

日照站的前身可追溯至1985年建成的石臼所站,1986年1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成为连接港口与内陆的关键节点。1994年,车站更名为“日照站”,正式以城市之名融入国家铁路网。1996年,站前标志性建筑“大钟楼”落成,成为当时日照市最醒目的地标,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1997年3月31日,首列进京列车K51/2次开通,让日照与首都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开启了市民“铁路追梦”的新篇章。

历经多次改造。2019年,伴随Z159/60次列车退役,老站逐步退出客运舞台。2022年3月15日,日照站暂停客运业务,启动建站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原有5对旅客列车调整至日照西站和临沂站,同步开通K7路公交快线保障市民出行。


焕新:海洋文化与高铁时代的交融

历经三年建设,新日照站以“碧海珍贝,云帆逐浪”为设计理念,巧妙融入海洋文化与太阳文化。新建日照站车场规模4台7线,采用“北客南货”分场布局,客运功能调整至北侧,货运编发效率显著提升。站房采用侧式站房与高架式候车厅组成,站房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地上2层,地下1层,局部设置了夹层,合理的空间布局,充分满足旅客多元需求。侧式站房区域主要为售票厅、母婴候车室、军人候车室等;候车厅两侧的夹层,设置了旅服商业区等设施,为旅客提供餐饮、购物等功能。

站房内部以“日出先照、云帆逐浪”为主题,装饰元素涵盖潮汐塔、日照绿茶及传统民俗文化,展现地域特色。站前广场的“海洋之心”玻璃球直径达14米,采用全球首例全息隐形屏技术,配合灯光秀与3D裸眼技术,将成为城市新地标。


目前,站房已进入清扫阶段,按照既定计划,在2025年4月底具备运营条件。启用后,日照地区将具备始发终到功能,联通日兰高铁、青盐铁路接入国家铁路网。届时,市民及旅客乘坐高铁出行将更加便捷,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赋能:从交通枢纽到发展引擎

改造后的日照站不仅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更成为推动区域协同的战略支点。货运车场日均接发列车能力提高,强化了日照港与瓦日铁路、新菏兖日铁路的联动,助力“东煤南移”“北集南散”工程,为黄河流域经济注入新动能。此外,“高铁+文旅”模式的深化,将进一步激活滨海旅游与城市消费潜力,市民高铁出行便捷性大幅提升的同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亦将迈上新台阶。


从老站钟楼到“碧海珍贝”,日照站的变迁见证了城市发展的轨迹。这座集交通、文化、科技于一体的新枢纽,不仅承载着市民的期待,更将引领日照向更广阔的天地扬帆逐浪。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