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 年元旦,当人们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却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一场重大反击。彭老总看准敌人麻痹的时机,将进攻时间定在了 12 月 31 日。
当日下午 5 时,在突击方向上,志愿军准备了一百多门火炮进行火力支援,炮弹如雨点般飞向敌人阵地,瞬间火光冲天。战士们兴奋地看着这一幕,这是志愿军入朝后第一次对敌人使用如此大规模的火炮。短暂炮轰后,三颗信号弹升空,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中,志愿军战士从战壕中发起冲锋。
这是志愿军与美军的第三次战斗,美韩联军称之为新年攻势。此次战斗是中朝联合作战,总兵力达三十多万,分东西两个方向向敌人进攻。敌人被我军突如其来的进攻打得措手不及,很快我军突破了敌人前线。在中朝联军的合力围攻下,联合国军害怕被困在汉江北岸,因为他们已被打得溃不成军。当敌人吹嘘临津江是铜墙铁壁时,志愿军仅用一个小时就将其突破。
上任不到十几天的李奇微对此十分好奇,志愿军是如何在他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在平原上发起元旦攻势的?志愿军司令部内,彭德怀起初着急地来回踱步,听到志愿军突破防线后,高兴地与大家喝酒庆祝,还同洪学智下了两盘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951 年 1 月 2 日,敌人开始大规模向南线撤退,彭德怀为扩大战果,命令部队分两路追击。在追击过程中,尚未撤退的韩军和美军被我军歼灭,总人数达 19000 多人。1 月 3 日,李奇微下令让李承晚向汉城撤退,1 月 4 日,我军占领汉城。我军继续追击,将联合国军赶到三七线附近。
在此,插入一个历史案例。在长征时期,红军面临着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但凭借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力,最终成功完成了战略转移。
然而,在彭德怀准备第三次战斗时,朝鲜正处于冰天雪地、零下几十度的艰苦环境。志愿军补给匮乏,战士们穿着单薄,仅靠炒面充饥。即便困难重重,志愿军仍坚持战斗了八天八夜。
由于敌人逃跑速度快,我军战绩不如预期。彭德怀认为敌人是想保存实力,引诱中朝军队向南,拉长我军补给线,再利用海空军优势搞中途登陆。实际上,联合国军内部的李奇微也很着急,彭德怀的元旦攻势让美军损失惨重,这场战斗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联合国军内部出现矛盾。李奇微为缓解矛盾,准备利用志愿军补给问题进行反攻,制定了礼拜攻势。志愿军面临着巨大困难,不仅后勤补给跟不上,兵员补给也存在问题。
前线减员严重,后期兵员补充不足,这仗怎么打?后勤补给成了志愿军最大的困难,每天都有战士被冻死,彭德怀心急如焚,坐飞机回北京,亲自向毛主席汇报朝鲜战场形势,解决后勤问题。可在后勤会议上,各个部门都在喊困难,彭德怀气得直拍桌子怒吼:“你们整天都在做什么?”
彭德怀的愤怒,反映了前线战士面临的艰难处境与后方保障之间的矛盾。但正是在这样的困难面前,中国军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尊严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