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后半生》已经大结局,整部剧看下来,我对沈黛这个角色印象特别深刻。
沈黛是沈卓然的女儿,在国外工作,平时难得回家。
在母亲的墓碑面前,她曾说过一句话,“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不回来,现在年年都回来过清明,你说我多不孝顺。”
沈黛远在国外,对于家里发生的事,都只能通过视频电话获得具体情况。
父亲沈卓然病倒做了个小手术,术后出现便秘。沈黛什么都无法为父亲做,反而在电话里埋怨嫂子刘丽娜,是不是给父亲煮的菜太油腻了。
她还加上一句,让嫂子平时在家学着做一下健康餐,老人要吃得清淡一些。刘丽娜在一旁听到这些话后十分生气。
沈青一句话将沈黛反驳得哑口无言:“你嫂子平时已经很辛苦了,咱们才是爸的亲儿女,论出力我排第一,你应该排第二。”
这句话,亦为沈卓然后来选择住养老院埋下了伏笔。
02
从沈卓然为连亦怜煮爱心面这一场景,可以了解到沈卓然的生活习惯。
前妻在世时,他从未曾做过家务,亦未曾煮过饭。
沈黛在国外当甩手掌柜,沈青忙着创业,时不时出个差,加个班。
沈卓然与沈青的两套房子,买菜煮饭,大小卫生,毫无疑问,全落在刘丽娜身上。
沈卓然在读书看报时,在打电话时,都会出现刘丽娜或者孙宝琴在搞卫生的情景。
为何刘丽娜的母亲时不时会出现,帮刘丽娜搞搞卫生,煮煮饭呢?刘丽娜是独生女,母亲孙宝琴当然心痛女儿的辛苦。
沈卓然认识连亦怜时,他70岁已经退休,而连亦怜40多岁,还在上班。他亲自为上班的连亦怜学买菜,学煮饭。只不过,这一段感情因房子问题无疾而终。
沈卓然后来又经历了三段感情,最后还是孑然一身。
他是害怕孤独的,沈青一家尽管就在隔壁,却没有办法每日和他相伴,沈青很忙,刘丽娜亦开始有她自己的事业,女儿沈黛后来回国,正忙着恋爱。
没有人顾得上去慢慢倾听,沈卓然孤寂的内心。最初时,正因为妻子去世无人倾诉,他才会与善于倾听的连亦怜展开一段恋情。
03
聂娟娟癌症病发,沈卓然曾想将聂娟娟接到家中住。
如果聂娟娟来到沈家,等于又让刘丽娜照顾一个病人。刘丽娜的母亲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受苦,沈家才如梦初醒。
聂娟娟是有儿子的,不能因为儿子在国外,就将责任转移到沈家身上。
沈黛知道聂娟娟的情况后,建议她住康复功能的养老院。沈卓然又想和聂娟娟一起住到养老院。沈青与刘丽娜都不愿意,如何能让父亲住到养老院呢。
当沈青提出,沈卓然住在家中,可以每天到养老院探望聂娟娟,刘丽娜又不乐意了。所有的事,最终还是落到了她头上。
聂娟娟这件事上,给到沈卓然一种新的设想,即使有子女,其实选择住养老院亦是可以的。
04
沈卓然本来要与乐水珊成婚,被李黑豹抢婚。
这次,他倒是想开了。经历了连亦怜儿子连进的恶语相向,经历了聂娟娟的灵魂相伴,经历了乐水珊的另类备胎,沈卓然打算放下一切,为自己作主,住到养老院。
刘丽娜说家里住得舒服,问公公为何要住到养老院。
沈卓然一语点破真相,“那里热闹啊!再说了,老丁伯伯在那里,我去能照顾他,发挥点余热。”
热闹二字,道出了老人的孤寂。
沈黛忙着工作与恋爱;沈青公司不断研发新药,更加忙碌;刘丽娜事业有进展,在忙着订单 ;而沈多乐出国读书去了,只留沈卓然一个人,即使心有百般思绪,亦无法找人倾诉。
回到最初关于沈黛的话题,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自由的。
当初她选择在远方工作,当然知道父母孤寂,但是,为了前途,她远离了父母,过年亦不回家。父母并没有怪她,因为她是父母心中的宝。
刘丽娜呢,为家里付出半生,换得沈青冷言冷语,当然想作出一番成绩,活出自我。她在朋友的车上,朋友问她感觉怎么样,她回答,感觉自由。
而沈卓然住到养老院,亦是他的自由。他说,遗体都捐赠了,他可以为自己做主,住到哪里。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地主持着自己的人生。
这才是沈卓然住到养老院的真相,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