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太痛了!
特朗普费尽心思的对华征收关税想要孤立中国,到头来小弟欧盟和日本却对美国反水,甚至和中国统一了“反美战线”。
连当初想跪舔美国的越南都倒戈向了中国,而英媒更是对美国补刀,表示中国比美国更具实力。
难怪当初恨不得一小时发三条反华言论的特朗普失了声,原来是这些事捅到了美国最痛的地方!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自以为是的"美国优先"
特朗普这个"商人总统"二进宫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对全世界挥舞他那引以为傲的关税大棒,而这回他不光要对中国加征145%的天价关税,还要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
在他看来,这种极限施压下,中国肯定会乖乖就范,其他国家也会像以前一样唯美国马首是瞻。
以至于特朗普有段时间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有没有来自北京的未接电话,生怕错过中国的"求和"。
等不及了就跑到社交媒体上自我安慰:"中国非常想达成协议,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始。我们正在等待他们的电话。它会发生!"
这种近乎滑稽的自信,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刚开始,确实有些国家被特朗普的气势给唬住了,拿越南来说,面对特朗普威胁要征收46%的关税,越南领导人苏林立马递上求和信,不仅表示愿意取消所有对美关税,还恳求特朗普给个45天缓冲期。
这本该是特朗普梦寐以求的"臣服"场面,可他倒好,居然嫌这还不够,直接把人家的台阶给踢了。
可殊不知,这可是特朗普唯一一次能够耍大牌的时候了。
因为他根本没想到,中方根本没有害怕美国的关税,反而甩出了一记84%的关税重拳。
这一招让华尔街的投资者们立马就慌了神,"Sell America"的标签瞬间霸占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
更绝的是,特朗普这番操作不仅没能震慑住对手,反而把自己的铁杆盟友们都给推到了对立面。
欧盟27个成员国二话不说,直接甩出25%的报复性关税,连商量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就把美国的脸打得啪啪响。
要说最让特朗普心凉的,莫过于日本的反应了。
这个曾经的"忠实小弟",这回可是破天荒地站出来唱反调。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里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搞乱全球经济秩序。
不仅如此,他还放话说日本根本不急着跟美国谈判,更不会做出任何重大让步。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是一记补刀,直接宣布"欧美关系已经回不到从前",还特意强调要加强与亚洲的合作。
这话里的弦外之音,连三岁小孩都听得明白——欧盟要转投中国的怀抱了。西班牙首相火速访华,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连之前还想着"跪舔"美国的越南,这会儿也悄悄改变了主意,开始跟中国眉来眼去。
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一针见血:白宫这回可是看走眼了,完全低估了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的实力。
虽说中国对美顺差近3000亿美元,但这反倒成了中国的优势——人家想换贸易伙伴随时都行,倒是美国,离了中国的制造业,恐怕要出大问题。
看来特朗普这回是玩大了,本想着一手关税大棒就能让全世界都乖乖听话,没成想反倒把盟友们都推到了中国那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能有这么大的底气,敢跟美国硬碰硬?
原来中国早已握住了美国的命门
要说为什么中国敢跟美国正面刚,还真不是逞一时之勇。
这些年,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可没少下功夫,拿美国引以为傲的苹果手机来说,表面上顶着"美国设计"的光环,可实际上90%都是靠中国制造。
特朗普一开始也是口气很大,扬言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145%的关税。
结果呢?没几天就乖乖把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加入了豁免清单。
为啥?还不是被自家企业给逼的。
因为如果真按145%的关税收,那苹果手机在美国的售价怕是要把果粉们吓得魂飞魄散。
特朗普虽然嘴硬,但也不敢真把美国消费者往死里得罪,毕竟之后的支持率还是要紧的。
不过电子产品这一关刚过,汽车制造业又来添堵了。
特朗普又不得不宣布对汽车行业"暂缓"加征关税,美其名曰要给美国汽车制造商时间把产业搬回国内。
这话说得,也不知道是在糊弄别人还是在安慰自己。没有配套的供应链,光有个空壳厂房有什么用?
更要命的是稀土问题。中国掌控着全球三分之二的稀土产量,以及超过90%的稀土加工能力。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矿产资源,而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从手机到电动汽车,从风力发电到军事装备,处处都离不开它。
就在前几天,中方宣布对包括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招就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
要知道,美国超过1000种武器系统中,有87%的供应链都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商。
这下好了,美国引以为傲的六代机项目怕是要搁浅了——没有原材料,就是给你图纸也造不出来啊!
除了实打实的产业优势,中国还握着一张王牌——美国国债。
作为美债第二大持有国,中国手里可是攥着一大把美国的"命根子"。
前段时间美债收益率暴涨,就是因为全球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美国政府不仅要支付更多利息,美元信用也遭到了重创。
有意思的是,中国这些年早就未雨绸缪,在贸易方面做足了准备。
自从2018年美国首次发起贸易战以来,中国就开始悄悄调整贸易布局,把原本输往美国的商品逐步转向了东盟和欧盟。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为什么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了。中国不仅掌握着美国引以为傲的高科技产业命脉,还控制着美国经济的金融生命线。
更重要的是,中国早就布好了贸易多元化的后路,美国这个"最大市场"的威胁,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特朗普噤声
还记得特朗普刚开始时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吗?天天在社交媒体上叫嚣,一会儿说中国"必须"达成协议,一会儿又说"等着中国来电话"。
可现在呢?除了偶尔蹦出几句言不由衷的狠话,这位"推特治国"的总统突然安静了许多。
这种反常的"沉默"背后,其实藏着美国最深的痛处。
而最为明显的原因,是特朗普这次的关税大棒不仅没有打疼对手,反而把美国自己给打蒙了。
电子产品不敢加税,汽车行业要暂缓,就连引以为傲的军工产业都因为稀土问题陷入困境。
这哪里是在打贸易战?
分明是在演一出"自讨苦吃"的独角戏。
现在的特朗普,就像是一个被现实打败的赌徒。他知道继续加码只会输得更惨,可又不甘心就此认输。
所以只能在豁免清单和暂缓期之间来回打转,嘴上还要强撑着说"我们会赢"。
但谁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罢了。
所以,当特朗普不再叫嚣"等中国电话"的时候,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因为他终于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场较量中,真正需要害怕的,恐怕是美国自己。
参考资料:
券商中国-日本首相警告美国
央广网-欧洲过半受访者支持反制美国
观察者网-外媒分析:中国在关税较量中握有多张王牌,美国目前痛感更强
湖南日报-他痴痴地等北京来电,却迎来84%关税,欧盟顺手补一刀:华尔街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