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尾鲴是鱼类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虽然体型不大但是力气十足,是小鱼中垂钓起来非常有乐趣的一种鱼类。黄尾鲴有耐热的特点,是春夏秋三季较为适合的目标鱼,哪怕是酷热的盛夏阶段。钓黄尾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子线需要多准备一些,这跟黄尾鲴力气大无关,而是黄尾鲴很喜欢躲在有巨石等障碍物的区域,挂底、子线磨损较为严重。
一、习性
调漂的方法较多,但是怎么调漂一般是考虑到季节,鱼情特点,以及鱼的觅食特点,所以说钓黄尾鲴的时候怎么调漂,需要对这种鱼的习性充分了解。黄尾鲴是淡水鱼中为数不多喜欢啃食青苔的鱼类,跟草鱼不同,草鱼等鱼类喜欢进食的是水底的绿丝藻,这跟青苔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说钓黄尾一般是选择硬底的地方,硬底的地方阳光照射之后更容易生长青苔,所以钓黄尾鲴一般是钓巨石等区域,或者是大坝较大不大的缓坡。
黄尾鲴啃食青苔的习性,导致了嘴巴有些与众不同。首先来说是嘴巴朝下生长的,这样的朝向才更加利于啃食水底的青苔。其次是黄尾鲴上嘴村有比较坚硬的角质,所以才能比较轻松刮下来水底的青苔,黄尾鲴的进食可以用“刮”来形容。黄尾鲴喜欢一边刮食青苔一边往前游动,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习性,影响了怎么调漂。第三是黄尾鲴嘴巴很小,所以钓黄尾鲴的时候不能因为这鱼非常有力气,就使用粗线大钩,这也是为何比较容易断线的一个原因,细线挂底、磨损的话会更加容易断线。
二、调 漂
黄尾鲴的嘴巴朝下,所以不能钓灵,因为钓灵的时候子线处于绷直拉紧的状态,黄尾鲴还没碰到食物就会先碰到子线,这个现象就是俗称的挡口,其实就是鱼进食的时候有比较强的异物感,容易造成鱼儿放弃进食的现象。就算鱼儿不放弃进食,这种一边刮一边游动的进食特点,也会出现全是空枪的现象,但是漂相往往看起来很真实。钓鱼老手常说,以前玩传统钓是,黄尾鲴钓的很好,但是学会了悬坠钓之后就全是空枪。偶尔能够上几条鱼,结果还是锚上来的。这是因为黄尾鲴跟鲫鱼有些类似,是成群觅食的鱼类。
所以说钓黄尾鲴时,调漂一定要回归传统钓,怎么钝怎么来,这样反而有更高的中鱼率。简单一些的就是铅坠躺底,方法很简单,采用不挂子线的方式来调漂,不挂子线的凡是来找底,只要钓目比调目大铅坠必定触底,然后挂上子线就可以垂钓了,牢记一定要使用比较短的子线,否则漂相传递会不那么及时。这里还有个公式,钓目>调目+双钩,那么铅坠一定是触底的。还有另外一种不是太钝的调漂方法,就是比较万能的无钩调漂,这种调漂的状态是双钩饵完全躺底,双子线松弛弯曲,子线不会出现挡口的现象。一般来说这种方法基本足够了,如果还是中鱼率偏低,那最好还是调整到铅坠躺底的状态。
一般来说,嘴巴朝下的鱼类进食的时候都会贴着水底,一边进食一边游动,所以调漂上都是以钓钝为主。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