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承载着华夏数千年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以其雄浑壮阔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历代画家描绘创作的主题……4月12日,“画说五岳·泰山写生创作展”在燕京书画社盛大开幕,为艺术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视觉盛宴。此次展览分为写生和创作两个板块,共展出作品64幅,汇聚了郑山麓、张建豹、赵青仲、徐卫国、彭华竞、曹天文、李耀林等七位知名画家深入泰山写生后创作的精品佳作,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绘画技艺,展现了泰山的多元之美与丰厚的文化内涵。
燕京书画社社长 石占成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 孙克
展览现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挂满展厅,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其中,由七位画家共同创作的《东岳祥云》的力作蔚为壮观,画作将泰山的壮美景色和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上,绵延环簇的群峰给人一种雄强壮伟的印象,屹立不倒的强大力量扑面而来,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泰山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崇尚的浩然正气,笔笔都透视着泰山的气势,阐述了中国山水画的魅力和画家们的心境与心意。
清华大学美院教授 宋滌
中国女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 孔紫
青阳县文联副主席,县书画协会主席 程健武
写生画家代表 李耀林
参展画家接受献花
(五位左起为张建豹、郑山麓、李耀林、曹天文、赵青仲,参展画家徐卫国和彭华竞因公务未能出席开幕式)
石占成社长为参展画家颁发收藏证书
据了解,本次受邀写生参展的七位画家,不仅有着成熟的创作技法,有着鲜明的绘画风格,更有着丰富的对景写生经验。他们怀揣着对泰山的敬畏与热爱,在燕京书画社社长石占成的带领下,从去年10月21日进入泰山,在近一周的时间里,书画家们以激动的心情,穿梭于泰山的各个角落。从中天门到南天门,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捕捉和记录泰山的每一处历史文化印记与自然风光……黑龙潭的幽深神秘、玉皇顶的雄伟壮观、天街的古朴韵味、五大夫亭的历史沧桑、元君庙的庄严肃穆、徂徕山的宁静悠远以及尧观顶的苍劲挺拔,都成为了他们笔下生动的写生素材。
孙安民副市长宣布“画说五岳”泰山写生创作展开幕
画展主持人 刘青儿
在成功完成写生后,七位画家又经过近5个月的时间,以写生的素材为原稿,创作了一批以泰山为主题的精品创作。他们根据自身不同的感受,运用不同的表现技法,从细腻的笔触到豪放的泼墨,从写实的描绘到写意的渲染,全方位、多层次淋漓生动的呈现出泰山自然气象。七位画家的画作,可谓各具特色,各有意境。画家郑山麓的写生清雅灵动,有着娴熟的创作技法和对景创作能力,从笔墨的处理到画面形式的布局,他以轻快灵动的笔触,营造出泰山云雾缭绕的明快节奏;画家张建豹通过写生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泰山不仅有巍峨之姿,更有生活的温度,画出了泰山游人如织的烟火之气;画家赵青仲的作品以擅长的积墨完成。他将泰山厚重以层层积墨渲染而出,并把山泉、瀑布、岩石等物象以光影效果进行对比呈现,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和视觉冲击,烘染出泰山幽静壮美的气势;画家徐卫国是写生团中最年轻的一位画家。他对细节把握精准,一片松叶、一块寺庙、一段远山,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生命力,给人以可观、可居、可游的艺术观感;画家彭华竞的写生灵动鲜活。他的山水画粗笔大墨,以勾染为主,画面气势磅礴,一气呵成。他的写生呈现出水墨淋漓的泰山印象;泰山是画家曹天文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在他的笔下,泰山不再仅仅是一座自然的山峰,更是一座充满禅意的精神家园;画家李耀林以大笔进行创作,行笔迅速,兼皴带擦,以浓烈的色彩和粗犷的线条,刻画出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从画里到画外,从实境到画境,七位画家笔下的每一幅画作都是泰山写生的激情释放,都是为祖国壮美山河的立传抒写。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展示此次写生成果,燕京书画社还出版了《画说五岳·泰山写生创作集》。画集收录了画家们最为精彩的泰山写生佳作和最为生动的写生过程。借助画集出版,画家们将分别回顾泰山写生感悟,分享创作思路。这本画集不仅仅是一本画作的集合,更是画家们与泰山对话的记录,是他们对自然、对艺术热爱的体现,承载着他们在泰山的点点滴滴,凝聚着他们的创作心血与艺术才情。
从深入泰山写生,到画册出版,再到画展举办,此次写生是“画说五岳”活动的成功开启,为燕京书画社周年社庆增加了泰山印迹,更是对新时代文化创作发展的生动尝试。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4月22日。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