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美国是不愿意掺和到任何一场战斗中的,但为何对胡塞武装,如此“亲力亲为”呢?看懂美国这个动作后,一切都明白了。



(美军对胡塞武装发起狂轰滥炸,是为了掩护太空行动)

1、美军打击胡塞,只是障眼法?

在对胡塞武装进行了一轮疯狂打击后,美军迅速调整了“天基红外系统-静止轨道”01星(SBIRS GEO-1)的轨道,这个动作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此举背后,藏着怎样的战略目的呢?

首先,了解一下SBIRS系统。该系统是美军导弹预警体系的核心,由多颗高度先进的卫星构成,具备全圆盘宽视场和窄视场高分辨率侦测能力,能够实时监控地球上空的各种导弹活动。

这次01星的机动,不仅标志着美国在中东地区导弹预警和防御上的一次重大升级行动,同时也释放出一个信号:表面针对胡塞武装,但更深层考虑可能是为了应对来自伊朗的军事威胁。



(SBIRS卫星迁至东经51.8度,正好对准伊朗导弹基地)

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导弹大国”,伊朗不仅拥有从短程到中程战术弹道导弹的完整制造链,还具备大规模生产和发射的潜力。

所以,美国将SBIRS 01星向西挪了15度,正好覆盖了伊朗西部多个重要导弹基地,可以为可能的示威和冲突做准备。

2、美军红外系统,重塑中东防线

此外,这次调整部署,将SBIRS 01星迁至东经51.8度,完美地扩展了其对热点地区的监测范围。

看似简单的跨度,实则暗藏玄机,美国通过这样的军事科技手段,以极高的精确度和飞快的响应速度获取情报,无疑是给自己架设了一层隐形的盾牌。而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下,这种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显然就是为了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主动权。



(美国卫星灵活机动,可在战时状态下为打击行动提供情报支持)

此外,这里还涉及到太空资产的灵活性问题。传统的军事卫星多半被视为静止守卫,很少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再次调整。然而,SBIRS系统却打破了这一惯例,以机动灵活的姿态参与进战略互动,可以说为未来更复杂的攻防战领航铺路。

在全球紧张的地缘政治气氛中,美国用这样的卫星调整姿态,既是向全世界展示其无可替代的技术优势,也是在传递一种威慑信号:任何潜在的军事行动都逃不过它的“法眼”。正因如此,这场SBIRS 01星的机动显得非同凡响。

3、美军布局,一石二鸟

即便如此,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态度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事实上,美国非常清楚,即便是看似不足为惧的对手,也不能放松警惕。但话说回来,如果要说中东地区哪方势力的导弹系统值得美国格外关注,那绝对非伊朗莫属。



(伊朗导弹储量庞大,并且产能也是一流,是美国的心头大患)

自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便积极扩展其军事力量,尤以导弹技术见长。凭借稳定的生产线和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伊朗能够快速投放大量短程和中程战术导弹。对于美国来说,伊朗的导弹不仅多,而且快,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阵地调整和发射准备。

举个例子,2020年初,伊朗曾因苏莱曼尼被刺而向阿萨德空军基地发射了一系列Fataeh 110和Shahab 3导弹。这一事件虽事出突然,但美军通过SBIRS系统提前捕捉到了导弹发射的动态,成功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然而,此类突发状况让美军认识到,一旦发生大规模冲突,伊朗的导弹攻击很可能成为“致命一击”。这就是为什么即便看似平静的局势下,美军仍然把防范措施做得滴水不漏。

所以,SBIRS 01星的这次西移,不仅为压制胡塞武装提供了便利,更是为可能发生的更大冲突布好了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