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黄庭经》有云:"元阳若泄神不守,散失三光去五行。"自古修道之人讲究固精保元,吕洞宾更是有着"纯阳真人"之称。
这位曾是唐代进士的才子,在遇到汉钟离后三过华山方才得道。鲜为人知的是,吕祖在修行初期曾饱受梦中邪淫之扰,元气大伤。
《道德经》中所言"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的境界,对于常人而言尚且难以企及,更何况对修道求仙之人。
吕祖在华山石室中苦修时,汉钟离传授他一套秘法,专门针对修行路上这一大关卡。此法名为《元阳固本诀》,据传只要九日修持,便能断绝梦淫之根,恢复纯阳之体。此法虽为古时秘传,却蕴含着深刻的养生智慧。
华山之巅,云雾缭绕。吕洞宾已跟随师父汉钟离修行三载有余。这日清晨,他独坐石崖边,神色凝重,眼下一片青黑,形容憔悴,与昔日英俊潇洒的才子判若两人。
远处,一袭白衣的汉钟离踏云而来,见徒弟神色不对,停下了脚步:"洞宾,你气色很差,元气大损啊。"
吕洞宾闻言,猛地站起身,却因虚弱踉跄了几步。他勉强拱手行礼,面露惭愧:"师父,弟子无能,近月来常被梦魇所扰,醒后总觉精元暗损。"
汉钟离目光如炬,直视吕洞宾:"说来听听。"
吕洞宾低头叹息:"每入睡后,总有绮丽梦境。梦中有时是昔日在长安城邂逅的歌姬,有时是途经洛阳遇见的官家小姐,甚至还有...不知名的狐妖女子。弟子明知是梦,却无法自控,醒来后总觉丹田空虚,修行之力大退。"
汉钟离捋须思索:"《黄帝内经》有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你入道前在尘世浸染已久,心魔未除,自然易遭此困扰。"
吕洞宾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弟子曾尝试各种方法。服食龙蟠灵芝,佩戴辟邪玉佩,睡前背诵《清净经》,甚至半夜起来练习导引之术,可效果甚微。唯恐长此以往,修道之基尽毁。"
一旁的溪流潺潺作响,汉钟离取出一葫芦,饮了口山泉水,缓缓道:"梦中邪淫,乃修道路上的一大关卡。《抱朴子》中记载,连黄石公、张良这样的高人都曾被此困扰。元阳者,男子生命之本源。《道藏》有言:'精满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全不思睡。'你修行未到家,自然受此困扰。"
吕洞宾急切地问:"那弟子该如何应对?是否要辟谷绝欲,或是修习更严苛的功法?"
"非也。"汉钟离轻轻摇头,指向远处的松树,"你看那青松,虽历经风霜,却枝干挺拔。非是它不受风雪侵袭,而是有应对之道。修道者面对心魔,也是如此。"
此时,一只鹤从云间飞过,落在不远处的山石上。汉钟离忽然问道:"洞宾,你可曾思考过,为何明明是梦境,却能对现实肉身造成损伤?"
吕洞宾沉思片刻:"弟子猜测,或许是阴魔趁虚而入?"
"一半对,一半错。"汉钟离站起身,走到崖边,俯瞰山下云海,"《太上丹经》载:'梦者,神游也。'梦中之事虽非实有,却是神识活动的真实写照。神动则气随,气动则精随。你梦中纵欲,实则是神识带动精气外泄。"
吕洞宾若有所悟:"师父的意思是说,根本之道在于控制神识?"
汉钟离满意地点头:"不错。我有一套修炼法门,名为《元阳固本诀》。此法非同寻常,乃是当年我在昆仑山石室中偶得的上古秘法,专门针对梦中元阳外泄之症。"
听闻有解决之法,吕洞宾精神为之一振,双膝下跪:"请师父传授!弟子愿倾心学习,精进不怠。"
汉钟离从怀中取出一个古朴的玉简,轻轻擦拭后递给吕洞宾:"此法分为三重境界,若能掌握,不仅能解决你当前的困扰,更能为你日后修炼纯阳之体打下根基。"
吕洞宾接过玉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奇特符文和修炼口诀,正要细看,却见玉简突然放出耀眼金光,一股强大气息扑面而来。
吕洞宾双手捧着发光的玉简,却见金光越来越盛,突然间玉简上的文字竟如活物般流动起来,转瞬消失不见。
"奇怪!"汉钟离眉头微皱,"玉简感应到你元气不足,拒绝显示全部内容。"
吕洞宾急切道:"师父,那该如何是好?梦淫伤元阳,我修行已到关键时刻!"
汉钟离深吸一口气:"此法非同小可,关乎纯阳之体。你可知道为何说九日可断根还纯阳体?"
吕洞宾正要开口,忽然一道紫气从远处山头升起,汉钟离目光一凝:"天机不可泄露太多。洞宾,你若真心求法,需先立大愿,方能参透这九日断根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