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酱油会致癌”、“某地要封城”,相信我们都被谣言困扰过,它们总在朋友圈、短视频里“见缝插针”,搅得人心惶惶。4月15日,在郑州举行的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上,参评3449部作品中有70部优秀辟谣作品在现场揭晓。
优秀辟谣作品顾名思义,看谁的作品角度新颖、有理有据,回击谣言彻底,让大家第一时间能走出谣言知晓真相,换句话说,就是选出优秀的谣言“粉碎机”。
我在现场发现一个亮点,网络投票环节咱普通网民也能“拍板”可以说是网民用点击量为真相“撑腰”。那为什么老百姓容易被谣言牵着走?因为谣言专挑“痛点”:健康、钱袋子、孩子安全等等,选出的优秀辟谣作品基本上也都是盯着这些领域来“打假”。比如有文章用数据拆穿“某地房价暴跌50%”的谣言,帮购房者稳住心态;还有平台账号专门追踪“养生偏方”,揭露“喝醋软化血管”的伪科学。说白了,辟谣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帮咱解决实际的困扰。
发布会结束了,但辟谣不会停。一方面要加大对谣言的打击力度,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点啥?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看到群里疯传的“惊人消息”,先别急着转发,查一查权威发布。网购时多留个心眼,看看商品图是不是AI“美化”过度。毕竟,谣言面前“手慢一步”离真相就更近一步。(赵闻 徐世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