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房库存压力及市场情况
你知道深圳的新房库存压力有多大吗?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新房库存量环比下降12.5%,降至278.6万平方米。然而,龙岗、坪山等外围区域库存去化周期仍超过18个月。更严峻的是,这些区域楼盘即便降价15%,去化率仍不足2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海时代、增府等核心区豪宅开盘即售罄,深圳院子别墅4个月清盘。这种核心区新房抢破头,郊区无人问津的分化格局,正是深圳楼市的真实写照。
深圳楼市的应对大招
在这种形势下,深圳楼市终于出大招了。4月9日,乐友家联合财富城搞了个“以旧换新3.0版本”,这可真是个大动作,彻底打破了地域限制。具体玩法如下:
1. 跨城置换无边界:不管你旧房在广州、上海还是北京,都能参与深圳新房置换,还能享受独家折扣和60天无忧退订的权益。
2. 卖旧换新有补贴:广东省内旧房通过乐友家出售,再买财富城房子,开发商直接补贴3万元。
3. 过渡期有多重保障:成功置换后,租房佣金打5折、搬家保洁优惠等服务都有。
这个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把以旧换新从单一城市扩展到全国范围,相当于在全国范围内搭建了一个房产置换桥梁。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的数据,自2024年4月推行“换新价”活动以来,已经促成了超300套新房认购,登记卖旧房源超50套,效果显著。
深圳楼市存在的其他问题
不过,深圳楼市的问题可不止这些,库存结构失衡严重。虽然深圳新房库存总量回落到300万平以下,但外围区域占比超70%。就拿坪山区来说,当前新房可售数量达8335套,去化周期长达26个月,这是个大难题。
再看看政策传导,2024年推出的降首付、松限购等政策热度只维持了3个月。2025年首批集中供地,四宗宅地仅一宗溢价成交,市场反应冷淡。
居民杠杆也触顶了,深圳家庭负债率高达83.1%,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8%,低于房贷利率4.2%,购房者加杠杆的意愿低迷。
商品房收储也遇冷。2024年,央行3000亿保障性住房贷款只用了14.5%,主要原因是房价租金倒挂严重,在深圳收储65平方米以下商品房的租金回报率不足2%,连3%的资金成本都覆盖不了。
土地收储倒是加速了。截至2025年4月10日,广东、四川等地已公示超1200亿元专项债用于收储闲置土地,规模比商品房收储大多了。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操作本质上是地方国企化债的无奈之举。
政策工具箱也快告急了。深圳已经使出了房票安置、公积金等手段,但效果有限。中冶研究院预测,2025年可能会启动增值税5改3、核心区限购松绑等大招,让人既期待又紧张。
普通人的应对策略
那普通人该怎么应对呢?
置换窗口已经来了,财富城单价3.1万元每平方米起,比深圳新房均价5.3万元每平方米低了40%。再叠加3万元补贴,实际购房成本还能再降10%,这是个捡漏的好机会。
不过大家可得警惕区域分化,龙岗、坪山这些外围区域房价还在阴跌,而南山、前海这些核心区房价年涨幅超10%,差距很大。还得关注政策节奏。4 - 5月,是政策密集出台期,重点关注公积金新政、房价扩容这些动向,说不定能捡个大便宜。
深圳这场“以旧换新3.0”实验,说白了就是在居民加杠杆能力耗尽、地方财政承压背景下的非常之举。对于购房者来说,核心区房产还是抵御通胀的优质资产,而外围区域可得小心,别越换越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