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马欢

推窗见绿,拥城入怀。在佛山这座“千园之城”,分布着大大小小的1448座公园,串联起山林、湿地、社区、街边及商圈。

谁是“最美公园”?

4月15日,“佛山最美公园”案例展示暨“寻美佛山·潮起两江”活动启动仪式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听音湖公园举行。


最美综合公园之一的千灯湖公园。 图源:佛山市城管局

现场,“佛山最美公园”案例正式揭晓,14个城市综合公园、8个社区公园、6个滨水公园、4个名企公园、4个桥下空间公园、3个口袋公园和3个儿童公园上榜。


上榜的14个城市综合公园

此次活动不仅集中展现了佛山公园之美,也进一步深入挖掘这座城市的独特美学魅力。

最美公园不止一座

作为一座“公园里的城市”,佛山的公园千姿百态。

特别是近年来,佛山深入践行“城市美学”,围绕“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目标,推动城市公园建设。

目前,佛山已建成各类公园1448个,总面积达5260万平方米,这1000多个公园就如璀璨珍珠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当然,城市美学的实践不仅需要视觉美感,还需兼顾功能性与市民需求。


最美社区公园之一的垂虹公园。 图源:佛山市城管局

在佛山,所有市政公园均免费向市民开放,可满足市民郊野徒步、户外阅读、帐篷露营、登高望远、体育运动、儿童游乐、亲水游憩等个性化需求。

今年3月5日起,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推出“佛山最美公园”案例展示活动,面向全市展示96个优秀公园案例。这些案例中,既有坐拥湖光山色的听音湖公园,也有夜幕下千灯璀璨的千灯湖公园;既有承载人间烟火气的垂虹公园,也有儿童友好的东海绿岛潮玩SPACE。

活动最终公布了42个佛山最美公园示范案例,包括14个城市综合公园、8个社区公园、6个滨水公园、4个名企公园、4个桥下空间公园、3个口袋公园、3个儿童公园。

未来继续升级

2024年12月,佛山市委全会提出要在改善城乡品质上持续用力,将“美学理念”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提升城乡环境品质。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总体规划》),要求佛山“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完善城乡公园体系,是当中重要一环。根据《总体规划》,到2035年,佛山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到12平方米。


最美综合公园之一的顺峰山公园。 图源:佛山市城管局

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以“环‘两江’先行区”为示范,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佛山,并就如何践行“城市美学”,优化提升城乡环境品质进行了部署。

为此,佛山将完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的四级城乡公园体系。在这当中,生态公园将依托农田山林、河湖湿地、古树名木等现有生态自然资源,促进近郊生态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城市公园完善游憩休闲、健身运动、文化科普、公共服务等功能,提升公园空间品质与服务水平。结合人口分布,精准增加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

佛山也定下了自己的”小目标“,今年要建成20个以上“公园+”项目,并在环“两江”核心区6个镇街各打造一个城市会客厅。

未来,佛山还将继续推广“公园+”绿美公园赋能工作,将城市公园建设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重要举措,全力以赴推动城乡环境品质全面提升,以高品质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