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以下简称“儿科医院”)的“童乐园”内,洋溢着融融暖意。在这里,有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有的正轻声讲述着绘本故事,有的与患儿一同捏着彩泥,还有的带领孩子们进行创意手工制作……他们,是由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和上海市古美学校共同组建的“童乐园”师生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如今已壮大至近400人

自2023年10月起,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党总支积极组织党员教师、青年团员以及优秀少先队员,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和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此项活动也是两校党建品牌“新时代 大思政”系列主题活动之一。


始于初心,衷于奉献

两校与儿科医院的缘分,始于2017年6月。为有效推进医教结合,促进医教资源的共建共享,实验西校与儿科医院开展了医教共建项目,每周五由儿科医院委派医生前来进行“医学小达人”授课。在与医生和医院的频繁接触中,患儿的身心健康始终牵动着师生们的心。2023年10月,师生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常态护航,薪火相传

志愿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每月定期开展的绘本共读、创意绘画、模型制作等活动,让两校师生志愿者们化身为“故事姐姐”“手工导师”,为患儿们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时光。在“童趣故事会”中,师生志愿者们运用生动、童趣的语言,成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引领着孩子们一同走进绘本的奇妙世界;在“矿泉水瓶盖变变变”活动里,志愿者们协助患儿将废弃瓶盖拼贴成画,让孩子们在环保实践中收获成就感;音乐互动时,教师志愿者教患儿学习节奏旋律,一起合唱《萱草花》;美术创意中,师生志愿者引导患儿用画笔为花朵卡片涂色,创作出充满童趣的作品……


实验西校六年级学生小瑜说:“起初,我和弟弟妹妹们都很紧张、害羞,但我们鼓起勇气,主动陪他们做游戏、画画,慢慢地,我们从陌生变得熟悉。”古美学校八年级学生小尘也在老师的鼓励下,为孩子们弹奏钢琴,让美妙的琴声与欢笑声在病房中回荡。


双向奔赴,志愿传承

志愿服务,既是付出,也是成长。在“童趣音乐会”上,志愿者们发现孩子们年龄较小,便马上调整节目,唱响《小兔子乖乖》《种太阳》等欢快旋律,驱散病房的沉闷。年龄最小的学生志愿者是古美学校小学部年仅11岁的小萌,她说:“平时都是爸爸妈妈照顾我,这次轮到我来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们。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我特别开心。”实验西校刚参加完14岁生日仪式的学生志愿者小盛感慨道:“看到这么小的朋友每天要在医院接受治疗,我十分心疼。所以每次我们都会精心设计更丰富的体验活动,还学会了蹲下来倾听小朋友的心声。”


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党总支书记王静表示比起完美的作品,互动中的笑容更为珍贵,“每一次陪伴,在传递关怀的同时,也让志愿者们体会到耐心与责任的重量。”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傅丽丽称赞道:“在一次次活动中,两校的老师们结合自身特长与爱好,为患儿们提供更专业的志愿服务;同学们在心中种下志愿服务的种子,让患儿们拥有了更美好的记忆。”


自2023年至今,实验西校、古美学校师生志愿服务队已开展服务50余场次,近400人次参与其中。2025年,两校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出更多特色活动,让“童乐园”的故事不断续写新篇。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平凡善举汇聚微光,让志愿精神在“童乐园”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图文: 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上海市古美学校

编辑:陈怡婷

初审:林心怡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