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生态法庭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供图
东南网莆田4月16日讯(通讯员 陈雅彤)4月15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为深化青年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涵江团区委、涵江区检察院、涵江区法院等单位携手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团委,在涵江区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普法研学基地共同举办"践行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模拟生态法庭活动,通过沉浸式模拟审理非法狩猎案件,向高校师生及社区群众传递“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重要基石”的理念。
活动现场,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围绕一起“非法猎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案件展开激烈交锋。模拟法庭严格遵循真实司法程序,从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完整呈现了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审理的关键环节。
“被告人使用网购狩猎夹捕猎,主观恶意明显”……控辩双方围绕犯罪构成、量刑情节等焦点问题展开辩论。涵江区法院生态庭庭长蔡林莉现场点评指出:“案件警示我们,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更可能触及刑事犯罪红线。”
活动同步设置生态普法课堂,涵江区检察院检察官们结合近年办理的破坏生态环境相关典型案例,剖析生态破坏对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的连锁影响。“生态安全案件往往涉及公共利益,检察机关在提起刑事公诉的同时,也会通过公益诉讼追索生态修复费用。今天的模拟庭审不仅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更是想让他们感受如何用司法力量守护绿水青山。”涵江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肖剑兰表示。
“我们通过模拟法庭进行生态普法,就是想用更生动的方式告诉居民,保护家门口的河流、山林就是在守护国家安全。同时,在角色扮演中,我也感触很深,接下来将结合自身专业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中去,既做绿水青山的科研守护者,更当生态安全的法治宣传员。”环境与生物工程学学院学生孙佳艺说。
随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周活动的深入开展,下一步,各单位将继续合力共进,用更多寓教于乐的特色项目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