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总是最不缺美女的,但环肥燕瘦唯独少了曾经琼瑶偏爱的娇柔感审美。
有点遗憾,当年那些琼瑶选出来的美人可以万人空巷,美到哪怕过了十几二十年,还会让人对过去津津乐道怀念万千。
但反观现在的娱乐圈,不说到让人怀念的程度,就连震撼一时的美貌都鲜少看到。
今天就想和你们聊聊,琼瑶审美下的美人到底都是什么模样。
其实大家都说琼瑶女郎都是柔弱、破碎、可怜又美丽的,都像明珠,是标准的美人,带着强烈的女性符号。
乍一听,似乎审美很单薄,但如果就此认为琼瑶女郎就是漂亮的柔弱姑娘,那就是不够了解琼瑶了。
如果真的研究过她,会发现,琼女郎大概可以分成两个时期。
最早期的琼女郎,譬如台湾第一代玉女甄珍,眼泪女王刘雪华,哭戏花旦岳翎。
这几个人其实只说硬件长相的话,是截然不同的风格,甄珍明媚,刘雪华苦相中带着英气,岳翎算是比较特别的状态,英气,但又压抑,一种矛盾的沉闷美感。
但琼瑶不管原生长什么模样,统统捏成了我见犹怜的娇弱美人。
在她的手下,美人的第一紧要的就是得惹人怜惜,要让人能有保护欲,要都是荏苒柔弱泪眼盈盈的草垛明珠。
这应该是早期琼瑶的审美执念。
一直延续到还珠时期,她还是偏爱缠斗在苦情和破碎感里的无辜美人。
黄奕就曾经说过,在参加选角的时候,琼瑶并没有选择她,拒绝的原因是,“她哭起来太丑了。”
还要求她什么时候哭的好看了再来试戏。
琼瑶对哭格外有要求,要大颗泪滴,要穿珠成线,要面部肌肉松弛但眉目又绷紧,要美人三分愁,愁里无所求。
如此具体的要求,琼瑶心里是有代表人物的,刘雪华算是一代标杆,二代标杆是秦岚。
有时候看着秦岚那张脸忍不住叹息,真是天生的琼瑶女郎,那双眼睛似蹙非蹙含情眸,虽然眼眶很大,却没有丝毫漏神。
内外眼角尖尖却没有任何攻击性。
“天上一颗星,秦岚一滴泪”,她什么都不必做,就能让人替她心生喟叹。
也因为弱得天然,所以哪怕知画这个角色表面清纯,内里崩坏,隐蔽又有破坏性,算是十足自私心机的坏角色,但还是能够轻而易举的拿捏人心。
我时常在想,琼瑶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弱,有人说她媚男,有人说她厌女,才会制造出如此贬低女性又抬高男性的女缠男剧情。
我此前一直有段时间觉得不解,在我读过的琼瑶书本中,感受到的她并不是个会看低自己或者看低女性的人,甚至很多台词讲本让我觉得,她是个极爱女的人。
为何执着于制造男性意识下的产物,标本化的弱女呢?
直到前段时间她去世时翻看她的过往才明白些许,她在那个阶段所追求的,并不是雌竞下的卖惨讨好。
她所有的示弱、卖乖和讨好,其实都在转着弯的释放情绪,最后指向的都是偏爱感。
在过往自己所处现实人生中似乎从未被珍而重之确认过的偏爱。
那些年她拜一座庙,磕一座佛,求来求去只求偏袒这一事,当你所求只有一样东西时,老天总归不会太吝啬。
但后期的琼瑶却转了方向,或许是她终于明白,示弱本身是在不断让渡自己的选择权。这一次展示了自己的弱,扣中了一些人的柔软之处,下一次就须得更弱。每一次都在消耗对方所剩无几的怜惜之心,很难说的上是个好策略。
琼瑶怜弱式的审美好像到了知画这一代,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还珠格格》第二部晴儿出现,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绝对的柔弱、哀戚,自愿围绕着男人过活,被欺负了被打压了也只会保持着凄美哀婉的姿态,体面的坐着流泪。
变成了更轻巧,更灵气的美人。
灵气是什么?
就比方说把晴儿和紫薇放到一处对比,紫薇的身上是规训过的敦实,是大家闺秀的温驯,是真诚也是拘谨。
其实小燕子这个角色也灵,赵薇的演绎也很加分。
但她的灵和琼瑶后期喜欢的灵还不大是一种。
小燕子更有一种过犹不及的错漏,大概是太想表达天性直率,生怕难以被发觉,反而更容易拿捏不住火候。
前两部赵薇驾驭还算得当,到了第三部的时候,剧本本身可能也有人设的调整,但黄奕的演法多少也把一二部没带出来的匠气引了出来。
这种灵气对冲的其实是极致的无辜。
Camile Rainville曾经写过一篇女性说教的《Be a lady they said》,讲述的是社会对女性身份的定义和要求。
Be a lady需要做什么才是符合身份的淑女?提到了一句,“don’t say yes,don’t say no。”
不说是,不说否,什么都不说,行至终章也就失去了活失去了生,失去了生而为人,人性的那一部分鲜活感。
琼瑶也许,在某个瞬间也意识到,过往所追求的偏爱和讨好为此付出良多委曲求全的示弱和腾挪,除了让自己套在壳子里面目全非之外,没捞得任何好处。
她开始捍卫,身上自己最珍惜的部分。
那什么是琼瑶想要的灵气。
看晴儿,看紫菱。
她们把那些套在身上的拘谨壳子都摘了下来,你能从一言一行里感受到真实的情绪。
或许用通透来代替灵气会更精准一些。
美人当灵,琼瑶后期大概终于悟到所追求的菟丝花不过是为自己无谓的过去买单。
但当下总比过去更重要,而灵气是最容易帮助柔弱破局的那颗补丁。
其实不同导演对于自己的灵感缪斯总是有差异的,就比如张艺谋格外喜欢有倔强感生命力的女性角色,在他的镜头前,九儿在红高粱地里烧出燎原火。
比如姜文胶片中的米兰用丰腴曲线撑起整个盛夏。
再比如王家卫最喜欢的就是风情万种色彩美学,前段时间的《繁花》是这样,再早一些被旗袍裹着的苏丽珍摇曳生姿烟视媚行也是这样。
男导演们总在造神,让女性承载欲望,衔接不够有看头的男人戏码。
而琼瑶的刻画中心就是女性本身,她爱惜女儿家身上的可贵的女性品质,让她们化作春水,化作流云,化作永远需要依傍的柔弱植物。
琼瑶笔下的女子总爱说蒲草韧如丝,可那细弱草茎终究是攀附,是依赖。
这和她的剧作总是在情情爱爱里兜圈子有着莫大的关系。
琼瑶编织的情网太密太甜,密得让林青霞饰演的江雁容在窗外落雨时只能喃喃"我无处可去",甜得叫刘雪华在老版《烟雨濛濛》中扮演的陆依萍跳进黄浦江还要攥着何书桓的衬衫纽扣。
哪怕她的很多台词都很超前,都标榜着女性价值,但也无法掩盖她始终把爱情放在第一位的内核问题。
她要女子柔弱乖顺,要女子灵气逼人,最终都还是落到配平文学里的男女组合之上。
哪怕她试图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也掩盖不住,爱情,是她作品情节的主要推进方式。
但情天恨海里开出的花,终究要面对月落日升的宿命。
所以琼瑶女郎也成了历史文化的产物,曾经的琼瑶女郎多么炙手可热,今天还是新星一个,明天顶着琼女郎的名头就能响彻两岸。
但越到后期琼女郎的威力越弱,到最后甚至成了被嘲讽癫公癫婆的存在。
说到底,琼瑶式的菟丝花美学,终究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ps:上次新氧的活动很火爆,但是后台有很多粉丝反馈说时间太短刷到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我们和新氧沟通过,这次给大家设置了返场活动,上次没来得及买的粉丝可以直接跳转网页去咨询,还是老规矩,限时三天,别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