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16日电 (刘艺琳、实习生王瑞)4月15日,在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以及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财经大学共同主办、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区域国别研究实验室(试点)承办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边疆治理研究”座谈会暨《筑牢国家安全稳定屏障 守卫祖国边疆安宁——内蒙古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创新研究》新书发布会于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举办。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求是》杂志社、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区内科研机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实习生 王瑞摄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在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宁,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内蒙古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座谈会现场,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边疆治理重大问题,共商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新观点、新举措、新路径,为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决策凝聚智慧和力量。由内蒙古财经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编著的《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守卫祖国北疆安宁——内蒙古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创新研究》于现场发布。该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生态安全、边疆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为内蒙古加快提升五大安全功能提供学理支撑。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界与各界交流合作,通过揭榜挂帅、合作攻关、交流研讨等形式,推动人才成长及理论研究水平提升;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边疆治理实际需求,推出更多研究成果,运用学术语言讲好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故事;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区域国别研究实验室(试点)要发挥好自身优势,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对内蒙古边疆治理与区域国别问题开展全景式研究,把边疆特色优势切实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据悉,近年来,内蒙古整合边疆治理研究资源,在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从顶层规划、制度支撑到政策扶持等多维度构建机制,在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边疆治理研究中心。面向全国发布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边疆治理研究专项课题“揭榜挂帅”招标公告,并组织编写《内蒙古边疆治理历史研究》《内蒙古边疆治理实践研究》《内蒙古边疆治理案例集》等边疆治理系列丛书,系统总结内蒙古边疆治理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新,开展深入的基层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边疆治理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边疆治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