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南大港湿地可够“忙”的,丹顶鹤“一家三口”、白鹤“一家四口”前来落脚,“鸟中大熊猫”东方白鹳再次现身,还有“空中旅行家”豆雁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抵湿地。这些迁徙候鸟选择南大港湿地落脚,无疑是对这里生态环境的“五星好评”。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南大港湿地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湿地水面逐渐扩大,水质持续改善,水系里的鱼虾越来越多,鸟类食物愈加丰富,“百鸟咸集舞晴空”的美景重现。现在,湿地有记录的鸟类达到272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2种。难怪去年,南大港湿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北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沧州也骄傲地成为“双世界遗产”城市。
南大港湿地的生态蝶变启示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当我们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以科学之法保护生态,自然也会以它独有的方式回馈我们——无论是清新的空气、宜人的环境,还是这些令人心动的生命奇迹。
湿地生态保护也是一场接力赛,每个人既是奔跑者,更是传递者。从巡护人员的日夜坚守到科研人员的科技监测,再到公众的积极参与,每一棒的交接,都是责任的延续,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态的奔赴。期待在我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珍稀候鸟从“稀客”变为沧州的“常客”。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 沧州日报
编辑 | 张孟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