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几天有点难受。

主要是右手手疼,最开始我以为是痛风或者腱鞘炎,想着等两天就好了,结果越来越疼,疼得我又困又睡不着,十分影响我晚上看片,于是写完这篇发了过后我准备去医院看看。

顺便说一句,这两天我准备把这号迁回到自己公司来,因为原来的公司早几年前倒闭了,但我一直懒得去处理账号迁移的事情,就拖到了现在。

回想起上次迁号的时候是17年?你们经常问我关注我多久其实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算的,因为之前的数据都抹掉了。

这种感觉很奇妙,我都记得那天仿佛所有人都是新关注我的,什么数据都没有了。

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人生又有几回能从头再来呢?

黎耀辉,你说是吧?


聊个事,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但别出去说。

起因是前几天有个娃拿了篇文章给我看,说是她写的。

说实话不咋样,主题是早前几年我们爱写的那种鸡汤,就是“三段一总结”的那个模式,我很久之前写过不少。

这姐们儿的问题在于她都没把故事给我讲明白,却在文中用了很多生僻字组成的词汇来议论,有点扯。但她挺骄傲,或许是些许华丽的辞藻会让我觉得她这篇文字文采斐然,想让我夸她一下。

我说你在讲个什么玩意儿?

她给我说了一堆她对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

我那会儿就在想到底我疯了还是她疯了?

最后她问我可不可以发表在我的号上?

我那会儿盯着手机脸像一团皱起来的纸,隔了一会儿跟她说我不收稿。她说不用我给稿费,我说你给我钱我都不发。

老子都没想到的是她开始喷我,说我就是害怕别人说她比我写得好之类的……

我一边听她喷我,一边点进她的朋友圈,心里大概有个数了。因为她朋友圈全是那种参与了什么“写作训练营”过后,写了文章被收了然后别人给她发稿费的聊天截图。

字里行间反正感觉她不是一般人,最起码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

我从没聊过这个方面,但是确实是有朋友偶尔会来给我看看他们写的东西,让我给点意见之类的。

我觉得无论写什么,你把一个故事讲明白就已经很厉害了,有自己风格的讲那你就可以是个很好的作者,真的。

而讲好一个故事的前提,就是说人话。

先说人话,再追求一点审美,这很难么?

我这人挺喜欢装逼,但是我觉得装逼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而然,这是我在这条漫漫路上慢慢学会的。

一言难尽。

我看过很多大叔大妈大爷大娘反正不是年龄大就是辈分大的人鼓捣出来的文字,每个字我都认识,就是看不懂她们到底要说个什么东西。

都不用我举例,你们去翻朋友圈或者留意一下公众号,就能找到很多。

要不怎么说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呢,以前叫比丘国,现在叫小儿城。

当然这是个人偏好,反正我不喜欢这类文字。

之所以聊这个,是因为我想跟你们说说这些年一直很火的叫做“知识付费”的赛道,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天这么多人问我。

或许是大形势,或许是竞争压力确实上了一个强度,于是很多人在网上开始报名各种知识付费的赛道。

当然,专业知识绝不免费,我很认同这个观点。

但首先,我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导师团队到底专不专业。

中老年板块我就不说了,骗子的聚集地,什么玩意儿养生之类的这种擦边骗钱是真的已经科普得没办法科普了。

然后像3D建模、英语、手工、母婴这类知识付费,你在某一段时间很感兴趣的话其实也可以参与一下,反正最后都是像健身房办卡,纯属冲动。

我没报过,所以我也不讨论。

接着,就是我想说的关于写作的所谓很多“训练营”、“打卡营”、“陪写营”……

早前时候隔三差五就有娃儿来问我谁谁谁家的“写作训练营”靠不靠谱,我不愿意招惹是非,一直说你想报就报,问我干啥我又不报。

说实话,问的多了我自己都想开个班,这玩意儿是真的赚钱。

但大多数人想报这个班不是喜欢写东西,不是想学会怎么倾诉,不是想成为一个好作者,他们就是想成为博主挣波快钱或者投稿赚钱,而市面上无数写作营都是画这个饼吸引大家进入的。

“下班每天写一千字,每个月多几千块钱稿费”类似于这样的宣传语,熟悉么?

哥们儿,这个世界上最挣钱的生意就是来教你挣钱,但他挣你的钱,你挣不挣得到和他有什么关系?

我告诉你两点建议怎么判断:

1,你别管话术。做为宣传的这个领头人物,不管他说他年入几百万,名头再响亮,再写过什么几千万阅读的东西,你就去全网搜他的文章来看,如果他连一年几十万字的无论是热点新闻、故事小说还是什么的都找不到,那我问你凭啥相信他能教你写东西啊?

反之,如果这个人一直在写,那是可以尝试一下的,无论是找选题还是什么确实是可以学习一下的。

2,拿微信公众号来说,这个导师所发表的文章全是《28岁,年入百万,我做对了什么》这样标题这样类型的文字的话。

不用看了,纯骗子。他年入百万有可能,但他年入百万是因为看了这些文章收的学费有那么多,而不是他靠着自己写的东西年入百万。而且往往你进那种训练营就让你给一笔钱当合伙人,下一个进来交钱的人再分你一些这样的营销风格,是不是另一个角度的微商?

而所谓的稿费激励制度,如果没有两三个月就赚回来了这种情况,那就相当于拿你的学费给你发稿费,你怎么想?

这种判断方法很简单吧。

我知道大家对于挣钱的焦虑,病急乱投医我也可以理解,只是吧几百上千的钱花出去,总得有个水花不是?

特别是上周有个小姑娘跟我说她大三,上上个月一咬牙花了4000多参加了个写作训练营,结果就是每天在群里写点东西打卡,所谓的导师点评一下然后就让她自己改,但又不跟她说具体问题在哪。

教出来的课件就是那种很粗略的写作思维导图,根本没什么卵用。

她跟我说很后悔,但签的合同上说那会儿再退钱也就只能退1000不到,相当于花了3000块自己找了个群打卡写东西。

我很震撼,但确实不理解。

3000多,你拿给我喝了我每天来跟您请安,跟知心大爷似的,不仅教你写东西,而且负责解决一切情感问题。

说到这里十分心酸。

不写了,洗个澡去医院。

有机会一起喝酒。

最后,请持续相信你关注我是因为你爱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